平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建设综合窗口模式

08.03.2016  17:53

  新华社福州3月8日电(记者 李慧颖)平潭一家中介服务公司职员陈以麒9时整来到综合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帮客户办理企业登记注册。递交材料、窗口核对、填表签字,10分钟后,他拿到了企业营业执照。“以前起码要等半个月,现在立等可取。”陈以麒说。

  陈以麒的日常工作就是“跑大厅”,为客户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个体营业执照等业务。工作三年,他的感受是“活越来越好干了。”他告诉记者,帮客户办理一张营业执照,以前要花15个工作日,现在只要3个工作日;企业登记注册就更快了,只要网上填表预审,再到行政服务窗口提交材料,3个小时内就可以办结取证。“以前企业注册要把工商、质检、税务、公安、银行七八个部门跑个遍,交材料要交三十几份,简直‘跑断腿’,现在一个窗口、盖一个章,马上办好。

  在大厅综合服务窗口前,有意回乡创业的青年王西就正在咨询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的流程,他正计划在平潭成立一家经营生鲜产品的电子商务公司。半个小时后,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王西就不仅办好了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相关手续,还直接把公司的注册登记办好了。“我今天只是打算来咨询一下许可证的事,没想到坐下来填张表就把公司注册登记办好了。”王西就说,“半小时搞定!这速度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改革让老百姓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这是记者在行政服务中心大厅采访最深切的感受。从2014年开始,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经过两年努力,平潭商事登记制度创造了审批时限最短、办理环节最简、前置条件最少的三个“全国之最”,全国首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在这里发出。项目投资体制的改革也成效斐然,147项投资审批事项合并压缩为26项,审批时间从256天压缩到最少60天。

  “改革不是蜻蜓点水,还要推进、再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卓华彬一见到记者,就拿出厚厚一叠“平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五年工作规划”的初稿。记者在这份初稿中看到不少新词汇——实施“三单一图”、“标准化审批+电子监控”法、多证合一、智慧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招投标监督体系……这是未来五年,平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要实施的创新举措,按照卓华彬的说法:“打造平潭效率2020,作为综合实验区,平潭要做名副其实的改革试验田。

  今年平潭行政审批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建设综合窗口模式,逐步实现“多证合一”,把商事登记、项目投资、产业奖补、资格资质、产权交易这六个模板设置在一个综合窗口,实行一口受理,大力推动“线上标准化审批”。这意味着,过去企业主体、群众百姓需要挨个“跑部门”才能办理的登记认证、民生保障、补助审批等各类事项,今后将可以直接网上审批办结、线下窗口取证。

  “我们的设想是要做成网上政务‘淘宝’。”卓华彬说,“今后老百姓办事,连行政服务大厅都不用跑,线上智能化、标准化审批,群众办事能像逛‘淘宝’那样轻松自在,这不就是现在热议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