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发射增雨火箭弹“打”下一片雨

23.07.2015  14:02

  今年降雨量异常偏小,用“久旱逢甘霖”这个词,来形容这几天的平潭再适当不过了。但是,如果你将这几天降雨的功劳全都归于老天爷,那你就错了,这几天的雨,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是属于区气象台实施的人工增雨。

  不是“雨神”萧敬腾才能降雨

  20日16时05分和21日15时31分,人工增雨作业小组在金井码头共发射了10枚增雨火箭弹。本次发射的火箭弹为BL-1A型增雨火箭弹。

  据区气象台预报员齐心介绍,一般人工增雨所消耗的火箭弹数量在4-8枚之间。而此次所用的火箭弹也是特意从南平弹药库调运过来的,每枚花费2000元。“虽然看着贵,但是与飞机撒播人工增雨和邀请‘雨神’萧敬腾相比,用火箭弹人工增雨是成本最低的。它所起到的效果可谓是‘四两拨千斤’。”齐心说。

  据统计,7月20日08时至21日20时,全区共有10个乡镇降水量达到大雨量级,其中以白青乡的46.8毫米为最大,苏澳镇的46.7毫米居次,潭城镇降水量为27毫米。

  此次增雨效果,我区北部普遍好于南部。齐心解释说,火箭弹从地面发射后在云中爆炸,云层中的小水滴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凝结成冰晶,我区北部地势偏高,当气流遇到高山,形成抬升作用,降水就会偏多。

  此外,三十六脚湖也有23.2毫米的降水。此次增雨效果比较明显,大大地缓解了我区旱情。

  不是有云就可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大家都听说过,却没多少人知晓其中奥秘。为此,区气象局副局长张星为大家做一次科普。人工增雨是人类指根据云的情况分别向云体播撒催化剂,以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干扰气流,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形成降水。撒播催化剂的方法大体有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高炮和火箭为主的地面作业和飞机催化作业等三种。目前我省以地面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方式为主。

  而人工降雨的条件十分苛刻。首先,人工增雨得要天上有云才行,而且还必须是水汽含量较丰富的积状云,就是那种白白的,大大的,像棉花糖一样的云。这种云要有一定高度,云顶高度在6100~12200米之间,还要有一定厚度,需千米厚,并且越厚越好,而且还要有一定范围,越广越好。

  其次,火箭弹的发射地点需要经过筛选、公告。气象部门在发射导弹前对全区做了一个筛选,选出了8个点,本次实施人工增雨的金井码头就是根据当天雷达回波、云系具体位置设置的一个点。“发射火箭弹有一定风险,人工增雨要选空旷、周围无居民区的地方,所以这次人工增雨都是往海面上空发射。”张星说。

  雷达图前蹲守一周抓时机

  今年以来,平潭降水量持续偏少。据区气象台统计,2015年1月1日至7月19日,我区累积降水量为406.7毫米,较常年同期(845.1毫米)少438.4毫米,属异常偏少。根据气象干旱MCI指数监测,我区旱情已达重旱级别。旱情造成三十六脚湖严重缺水,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形势严峻。

  针对入夏以来干旱少雨的情况,区气象局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缓解旱情。为此,增雨作业小组的工作人员从一个星期前就蹲守在雷达回波图前观察降雨形势。直至7月20到24日受低空西南急流影响,我区将出现较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区气象局抓住有利形势,决定于20日到22日期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记者 蔡起辉 通讯员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