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教授为福建工程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10.10.2014  13:00

     

      10月9日下午,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福建工程学院办公楼一楼学术报告厅做题为:“大学故事的魅力与局限性”的讲座。校党委书记吴仁华、校长蒋新华、校党委副书记何代钦、校纪委书记柯瑞清、副校长章正样以及两百多名师生到场聆听,现场座无虚席,不少师生席地而坐,一睹陈平原教授的学术风采。讲座由校“苍霞学者”特聘教授郭丹主持。

      陈平原教授从如何谈论大学入手,主要就学术史视野中的“大学故事”、“逸事”的可爱与可疑、史实如何辨析、碎片怎样拼接、在文史的夹缝中挥洒才情等五个方面讲述了大学故事的魅力所在及其局限性。

      陈平原教授以北京大学为例,追忆历史片段,通过“故事”解读大学文化。他认为,大学故事代表着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体现着一代代学生的趣味、想象力以及价值判断,讲述大学故事本身,同时也是在创造可以留给后人的大学故事。陈平原教授指出,看待历史需要小心求证,要能够将历史的碎片拼接成相对完整的历史图景,就要明确研究者的自我定位和学术判断,尊重档案,处理好与主流论述的关系,正确认识口述史、文献参考、档案精读、史学著述各自的技术与局限、也各有各的意义与边界。

      讲座结束后,陈平原教授还以其富有文学趣味和思想智慧的语言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对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等问题给予了详尽而清晰的解答,彰显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人格魅力。他的幽默谐趣引起现场一阵阵热烈掌声。

      陈平原教授与福建工程学院结下了珍贵的友谊,近年来深切关心学校的人文学科发展,对即将召开的林纾国际学术研讨会给予了大力支持。他的讲座堪称一场思想、知识和智慧的人文盛宴,让广大师生有机会近距离领略大师名家的风采与魅力,也为学校如何拾取、理解大学故事,进一步挖掘阐释蕴涵在悠久办学历史中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提供了有益启示。

      人物名片: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1978年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84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是北京大学首批的两位文学博士之一。

  陈平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引领了“重写文学史”与“重写学术史”讨论。近年来,陈平原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北京市第九届、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2006,2010)、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