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干部“新风”:过去“研究一下”,现在“这样解决”

14.07.2014  14:37

  核心提示:

   新华社福州7月13日电 (记者 陈弘毅) “以前向上反映问题,得到的答复经常是‘这个我们要研究一下’,有的还没了下文;如今不管大事小事,都会立刻得到‘123’的逐条解决措施。”记者近日在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采访时,听到不少群众这样提到干部的“清新作风”。

  “如果再整改不下来,下周我就买两个帐篷,和你一人一个在猪圈旁睡一晚上,感受一下周围群众的苦衷!”长汀县委副书记丘发添日前在河田镇窑下村调研时,向村支书撂下了一句“狠话”。

  几天后,这座“钉”在民居中的猪圈被迁离,猪圈主人也心服口服:“之前总觉得村干部治理污染,想让我‘一拆了之’,没想到干部从头到尾没谈‘拆’字,一进门就和我先聊起家长里短。得知养猪是我家唯一收入来源后,马上争取帮我在附近找了地建新猪圈,修建了猪粪发酵池,保证污水不进溪。”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是拿干部‘开刀’,而是通过人性化的服务与工作,让干部重塑服务百姓的意识。”长汀县纪委书记王汝彬说道,“例如,我们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拿县直部门股长‘开刀’,针对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车到站船靠岸’的养老心态,制定了干部轮岗交流的举措,让新环境重新唤起股长们的危机感。”

  对于武平县委书记王建生而言,刚刚过去的几次大小“洗礼”让他意识到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不少村支部党组织过去老是抱着‘等靠要’的态度,失去了‘造血’动力,怎么发挥影响力?”王建生在一次下乡座谈会时“单刀直入”地说,“村干部做事得‘抓七寸’,找准了致富点以后,干部就要带头一个猛子扎下去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