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新风,创造中节能“三明速度”

05.07.2014  18:30
  

  

中节能海西(三明)节能环保产业园一期12幢厂房已竣工并交付使用。李烈 茅露姬摄

  6月26日,我省与央企中节能集团合作建设的首个节能环保产业运营平台——中节能海西(三明)节能环保产业园建设在紧张有序推进:百名工人正忙着研发楼、标准厂房的装修,沙县金古园区、发改局派出的干部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督促进度。

  在对接中节能集团,促进中节能海西(三明)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落地的进程中,沙县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建立“一个问题一名领导挂包、一家部门牵头、一支干部队伍攻坚”的工作机制和挂牌督办工作制度,采取任务倒逼、时间倒推、责任倒追的方式,促使领导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以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解难题促项目。

  这是一组让人惊叹的数据:项目落地速度——不足8个月;建设速度——不到90天,首动区12幢厂房基本竣工并可交付使用;招商速度——落地不到半年,产业园已确定入驻企业8家……这是中节能集团投资速度最快的一个项目,创造了中节能集团项目建设的“三明速度”。

  “三明速度”的创造,与三明市县的央企办从项目洽谈、落地、施工、招商等方面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分不开。“这个产业园的建设进程体现了我们在招商、服务等工作作风上的一系列转变。”沙县县委书记袁超洪说。

  项目落地前,在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考察的半年时间里,市县央企办负责人先后20余次到杭州,与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起做市场分析、做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最直接的沙县县情解说,有时一待就是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

  项目落地后,市县央企办全力为项目建设提供绿色通道。在项目筹备初期,市县央企办对项目的立项、图纸设计、图纸审核、报备等手续,全程实行代办制和领办制。在建设过程中,挂项目的县领导、县央企办团队每天均现场办公一次以上,为项目业主提供调度水电、砂石料、混凝土等生产要素,解决工人纠纷等协调服务,保证项目进度快速推进。

  今年五一期间,得知产业园项目因建设进度提前,要临时调配100多立方米混凝土,而搅拌站原材料供应不上,项目经理找到了县央企办。县央企办的同志放弃休假,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为产业园解决了施工材料问题。5月1日21时许,工地需要叉车卸货,金古开发区便连夜借来一辆5吨的叉车帮忙……项目建设至今,像这种让项目业主倍感温馨的故事时常发生。

  在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同时,招商引资工作齐头并进。项目落地不到半年,产业园已引进8家企业,另有15家意向企业正在洽谈。

  此外,中节能集团资金调度充沛,项目管理团队能力强;承建单位人力物力投入及时、施工协调好、管理规范,也给项目建设插上了翅膀。

  目前,产业园已引进中节能集团及旗下的国豪餐厨垃圾处理、索乐图日光照明等节能环保科技型企业2个,有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引进的安全节能插座、有机(医疗)废弃物处理、餐厨垃圾生物处理等合作项目6个,正在洽谈项目15个。这些项目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分别在节能、环保、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应用上处于国内外同行业领先水平。

  据了解,中节能海西(三明)节能环保产业园总投资约30亿元,采用共投共建的全新合作模式,计划在3-5年内,建成集研发、孵化、生产、展示、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节能环保示范园区。

  □点评

引“母鸡群”,筑“聚宝盆

  “中节能海西(三明)节能环保产业园项目是一个前景看好的项目,它好比一只母鸡,将有一系列节能环保项目在这卵生、孵化。”一位省领导在项目现场调研时说。

  该项目是地方政府与央企合作的结晶,双方创新共投共建的合作模式,助推环保产业产生集聚效应。

  在资金运作上,产业园由中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金古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合作双方共同运营、共同收益、共担风险,创造了央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新机制。

  在项目运作上,按照中节能直投一批、联合招商一批、地方节能环保企业转型升级一批的“三个一批”全新模式,共同推进产业园项目建设。其中,中节能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招商三分之一,市县政府整合市县节能企业进驻三分之一,三方联合对外招商三分之一。

  以资金投入、股权投资、技术合作等形式,嫁接条件成熟的企业,使其发展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节能环保企业,并引导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节能环保类研发项目入园孵化,进而实现产业化。

  这些产业集群,既绿色节能环保,又有技术有市场,附加值高,更重要的,就是这些项目并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一个“母鸡群”。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三明节能环保产业集聚,而且将有力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