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访”更能接地气
《农民日报》2016年7月29日载,安徽省旌德县立足超前防范,源头治理,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方法,通过在全县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走访活动,将主动上门的信访工作进一步前移,变送上门为要上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时下,有不少群众由于在当地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只好采取上访需求解决之道。再加上有的问题因长期得不到解决,于是,一些信访当事人出现缠访、闹访、越级上访、群体请愿等“无序上访”倾向,进而导致群众反复越级上访,矛盾越积越深,甚至发生一些更严重的过激行为,把原本一个事件酿成了大祸。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还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稳定。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有的干部官僚主义,缺乏群众观念,不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放在心上,对群众反映强烈、办起来费劲的事极力回避,或敷衍了事;有的由于群众对政策不太了解,而有的干部又缺乏耐心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致使群众被“误伤”;有的借机“吃、拿、卡、要”,没给好处就不给办理;更有甚者,有的单位和领导干部把上访群众视为敌人,既不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又千方百计地阻止群众上访。归根结底,主要原因是群众诉求渠道不畅通,干部没有认真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这样,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合理妥善地解决,以致干群矛盾越积越深,上访事件层出不穷也就成了屡见不鲜的现象。
而干部若能实实在在地下访,更能接地气。不仅可以促使干部走出好作风,又可以把政策正确无误地带给群众,避免“误伤”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访出真感情。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化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信访渠道,可以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地交流,及时听到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声音。干部更能熟悉民情,了解民情,而且群众不出门就可以反映问题,减少信访成本。干群之间的心就会贴得更近,就容易形成互动,不仅可以促进干部增强宗旨观念、群众观点,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而且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群众的问题和困难,并做出反应,尽可能地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倘真能如此,就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又不至于给群众造成太大的伤害,在工作上,就会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会使群众少上访或不上访,就会有利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干部下访只是做做样子。他们要么习惯于前呼后拥造势摆威风,要么只到基层干部家和典型户家走访,只为上上镜头,见见报纸,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更甚者打着下访的幌子,实则只为到基层“吃、喝、玩、乐”,打道回府时还不忘捎带基层敬贡的“土特产”。这样的下访,不仅难以与平民百姓打交道,更不用说与群众交流沟通、聆听群众的呼声,更谈不上为群众解决问题。这样的下访,不但不是为民服务,反而有扰民之嫌,是在给基层添麻烦,不单不受欢迎,且令人讨厌。
信访工作历来是常做常新的大文章。何况一些长期的复杂的问题,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的。实际上,干部下访,也不是靠一两次的突击行动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而是需要常态化的工作。要想让干部下访确确实实取得实效,还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要健全工作机制,把开展下访活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管理。要做到干部下访工作要有计划、有安排,对干部下访的行为举止,尤其是干了哪些实事要进行建档,以方便核查。要加强检查督促,并将之与干部奖惩任免、评先评优挂钩,来增强干部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激发干部下访的积极性,自觉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漳平市委文明办 陈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