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之心 尽孝须在当下

10.05.2016  17:09

  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虽是一个西方的节日,却颇受国人欢迎,不论是商家的让利促销,还是政府的爱心关怀,都在这一天让母亲享受了无尚的荣光。究其缘由,主要是其节日内涵契合了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孝道文化。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孝道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道德的不断滑坡,各种有关子女不孝父母长辈的报道时有发生。笔者认为,之所以子女会忤逆不孝父母,最主要原因是子女缺乏感恩之心。因为为人子女,但凡有点感恩之心,都会时常感念母亲十月怀胎之苦,双亲数载养育之恩。因为如果没有父母,我们就没有机会品味人生的冷暖,也没有机会享受生活的快乐。反观当今社会,人情日益淡薄,“感恩”品德缺失,一部分人在追求个人享受的中急功近利,造成了家庭不和睦和社会不和谐。

  感恩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千年传承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当今大力提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倡导和弘扬感恩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容易把倡导对父母、家庭的爱上升为对社会和国家的报效,进而转化为为爱国的自觉。另一方面容易促使人也人之间产生互相信任、互相感激,从而利于诚信社会构建与和谐人际关系建立。

  今天,随着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人因为远离故乡留下“空巢老人”独守、一些人忙于工作而无暇“常回家看看”、还有一些人执着于功名仕途错过尽孝而徒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这些事实,既是不孝之人的堂皇借口,也是大部分孝子心中不能触及之痛。如何行孝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真心行孝不是在父母生日当天带回家的大包小包、也不是在某个节日里微信刷屏的隔空抒情、更不是以孝之名的表面作秀,更多的是平时的陪伴和关爱,有道是,爱在心里,孝在当下。

  尽管每人的工作生活方式不同,但只要心中有孝心,就应当把握当下,及时行孝,而不必拘束于形式。因为人生漫漫,过去不可追,将来犹可惜。只有把握当下,才能在行云流水的时间中抓住机会,及时尽孝。之前网上流传用一张A4纸来做一道人生算术题,以此用来计算能够陪伴父母的时间还剩下多少,一下子算哭了不少人。也提醒了我们每个人,尽孝确实等不起,不要总寄望于自己“有条件更好的尽孝时”,可能会因为岁月无常让我们错过了所有的机会。

  母亲节轰轰烈烈而来,热热闹闹而去。此时,网络、新闻媒体、社会活动和卖花人都归于平静。然而,我们内心应该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节日是一天,孝敬却是永远! (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洪春来供稿)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