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需要社会合力

26.11.2020  21:1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11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在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众多老年人力不从心,跟不上技术潮流,导致在日常生活中频频受困。《实施方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出解决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方案,体现对老年人的关怀与照顾,有助推动全社会重视起来,共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技术难题。

  智能信息技术为大众带来了很多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的改变。但是,智能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门槛,包括硬件、软件的配置,使用场景、学习成本等。年轻人消费力和适应力较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容易购买并很快掌握。可对部分老人来讲,智能技术的门槛太高了,很难掌握和接受,以至逐渐落后于时代。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发生了一些老人遭遇智能技术困境的事件。比如老人冒雨去医保局,用现金缴纳医保被拒绝,要求电子支付;94岁的老奶奶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着在银行柜机前进行人脸识别;还有很多地方老人因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坐公交车被拒等。此类事件被曝光后,均引起社会大众的不满,认为这些基层单位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对老年人的关怀,呼吁对老年人采取更人性化的服务,不能让智能技术卡住老年人。

  科技以人为本,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也是指引科技发展的标准。智能技术是要为人提供便利服务,不能成为阻碍老年人的拦路石。因此,《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明确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网约车增设“一键叫车”功能、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等,都是为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那么,企业未来在开发推广智能技术时,应更加智能化、人性化,降低老年人的学习门槛,实现“傻瓜式”操作,满足老年人的基本要求。基层单位在应用智能技术时,不能完全依赖技术路径,也要兼顾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服务,做好技术过渡期。公益组织、老年大学、年轻志愿者等也可共同合作,开设相关培训班,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APP等,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

  每个人终将老去,这是人类的生命规律。科技在不断进化,每一代老人都遭遇过技术困境,未来也会如此,善待老年人,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乃是应有之义。当我们老了,也会成为新的“技术困难户”,亦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所以解决当下的问题,就是在给未来做示范。(莆田文明网 江德斌)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