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画系中国画起源 比纸本绘画早1500年

27.06.2014  13:49

丝路风情卷·龟兹印象

最近,以帛为载体的书画作品在全国巡展时引起人们关注,许多人惊叹帛画之美。

其实,帛画正是中国画的起源,比有着1500年历史的纸本绘画还早了1500年,只是在漫漫岁月中被湮没了许久。

迄今为止的中国绘画史,一半以上的时间属于帛画

帛画,是指绘于绢、纺、纱、绸、绫等平面真丝织品上的画。3100年至3700年前的商代墓葬中就曾发现有残存的帛上彩绘。

在早期文明中,丝帛与玉器同是巫师交通神人的重要物质媒介,蚕有着“死而复生”的生命历程,以“不死”之蚕织就的帛,绘以神灵升天等图像,便成了重要的祭祀、墓葬品。发展到秦汉,帛画的内容已不再局限于神灵,而与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种。

帛画的绘画技法、图式主要分两方面,一是以黑白为主的水墨体系,如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二是以色块图形为主的色彩体系,如西汉时期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的T形帛画、《太一将行图》、《导引图》和《车马仪仗图》。

晋代墓葬中出土了第一幅纸本画《墓主生活图》,而在之前的1500多年中,始终是帛画独领风骚,也就是说,迄今为止的中国绘画史,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属于帛画的。即使在宋代的800年里,以绢本画为代表的帛画仍是主流,宋元留存至今的名画多为绢本画。

人们刚开始在纸上绘画时,沿用的也是帛画的技法、图式和法度要求。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纸画才逐渐形成与帛画截然不同的唯有宣纸才有的水墨表现体系。至此,纸本画终于蜕变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更在宋元之后,日渐兴盛,而以重彩见长的帛画反而日渐式微,以致使世人产生了中国画等于纸本画的错误印象,甚至还因中国画色彩表现力不如西洋画而生愧色。

历届全国美展,没有帛画参展,帛画在世人的记忆中渐渐淡薄,几近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