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盏明灯点燃山村希望——武平县第四批党员干部驻村工作纪实

17.05.2016  17:00

  核心提示:

  □通讯员 钟茂富

  去年7月武平县开展第四批省市县党员干部驻村任职、蹲点工作。184位驻村干部,像184盏明灯照亮武平的边边角角,他们一年到头,吃住在村,进村入户,抓党建、办实事、促脱贫,点燃山村发展希望。

   “造血”勇啃扶贫硬骨头

  给单位提交完入村调研报告,湘店乡七里村第一书记王开文伤感了好几天。不为别的,就为眼前的破败景象。 走访中村民嬉笑∶“我们对村干部很放心,因为村集体根本就没钱。”集体穷,村民也穷。城乡的巨大反差深深刺痛了驻村书记的心,鞭策着他们绞尽脑汁想办法、找路子。

  王开文明确了启动特色种养等“三驾马车”,建设红色、慈善、孝心等“7个七里”的发展思路,随后争取省宜居环境示范村、省农综开发等项目资金,发动村民种植油菜花基地300亩,建立家庭农场10户养殖香鸡1万余羽。

  凭着对群众的感情和强农惠农政策的运用,驻村干部一直摸索给乡村“造血”的办法。高书村第一书记邓敏江,在发动村民自主创业上做文章:带村民到省直机关党校培训;发动村民投工投劳;鼓励干部带头发展家庭农场。而今高书村涌现创业潮,果树种植、鱼塘养殖、家庭农场,“能人”领着村民奔小康。 如今,53个省定贫困村,每个村都形成了1到2个主导产业。

   争取资金改变山村模样

  隆冬季节,驻村书记朱忠云正在湘店乡湘湖村指挥施工队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村干部说,一年多来朱书记争取了1000多万元项目资金,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刚到湘湖村时,现实的差距让朱忠云触目惊心:学校是个“空壳子”,村里没有路灯,没有休闲公园、农村幸福院,3个自然村无法安全饮水,只有一条通往山外的路,每人不到0.8亩水田……

  “看着一家六口挤在四处透风的破房子里,”朱忠云说,“那会儿真想打自己的耳光。”

  抱着“还债”的想法,去年5月朱忠云来到省财政厅等部门,争取国家农综开发农田建设项目,还到省水利厅、民政厅、人防办等单位争取了水渠损毁修复、农村幸福院、农网改造等项目资金,其后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建设项目。

  “老区人民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坐在办公室里想,和蹲在田埂上看,得到的答案完全不一样。省直机关工委下派驻村蹲点干部林训说∶“不懂农民就不懂民情。”

  像朱忠云、林训一样的驻村干部为数不少。他们时刻想着农民,努力争取各类帮扶资金,先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276个,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蹲点干部刘星光是“老中山”了,他在镇供销社当了十几年主任,但走进所驻太平村时,他发现“一点也不太平”,全村都被“土地流转问题”套牢了。原承包主“跑路”后,丢下的“烫手的山芋”导致村主干产生矛盾,干群关系陡然紧张。

  农村要发展,关键靠支部。

  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村里换届选出“当家人”后,刘星光找到村支书,带他外出参观开眼界,并共同研究解困方法——村社共建,由专业合作社出资,村里出土地,把“纠结”多年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共同建设种养基地。一“结”解开百结活,现在“村社共建”租赁托管农民土地500多亩,建起水稻机械化种植基地1个,还建了2条村道。村干部有所作为,村民怨气开始消解。

  武平县清醒认识到:贫困村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历史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班子问题。“建个好支部,才是改变一个村庄贫困面貌的治本之策。”武平县委组织部长吴宇川说,“驻村干部就是要把散乱的班子‘拢’起来,把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上去。”

  如今的武平县,驻村任职干部正紧紧抓住村党支部这个核心,坚持扶志扶智,带领村班子办实事,解难题,提升服务能力,为帮扶村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