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学海拔800多米 全校36名学生留守儿童居多
整个年级只有4个孩子
福州新闻网讯 “呀!这是什么啊?”“这个我知道……”孩子们收到礼物后,迫不及待地请记者帮忙打开。“这里大部分孩子都没走出大山,很多东西都感到新奇。”一旁的老师说。
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
东姚三木希望小学只办到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都被转到乡中心小学就读、寄宿。
大湖乡党委副书记郑祥华告诉记者,这所希望小学初办之时,学生最多时达到150多人,后来由于许多人都到外面创业、打工,随迁就读的子女越来越多,学校生源逐渐萎缩,如今剩下的大多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还有些家境不太好的孩子。
“这些留守儿童年龄偏小,就近入学便于照顾,也比较安全。”郑祥华说,在学校就读的大多数是东姚村村民的孩子,也有个别是邻村的孩子。这些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看管,路远了接送不方便,寄宿年龄又小了些。
也正因为如此,村民希望小学能保留下来。后来,学校由原来的完小编制调整为初小。
和城里孩子一样学习
东姚三木希望小学每个年级设一个班,另外还有个学前班,都是分开上课。“虽然学生少,但为了他们学习时不互相干扰,我们不搞联合班级,各年级都是独立设班,为此学校配备了7名老师,每个老师都身兼数课。”校长林良晴告诉记者。
陈立光老师班上只有3名学生,正给他们上语文课。陈立光不时走下讲台,给孩子们辅导。“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人辅导学习,基础较差,学校规定老师要经常家访。”陈立光告诉记者,这里学校虽小,课程和其他小学一样,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劳技、思品等一门不少。陈立光一人就教二年级语文、思品、劳技和一年级数学。
别看学生人数少,学校里电脑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一应俱全。“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我们做到了相对同步。4间教室间间都有互动一体机,班班都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和城里孩子一样地学习。”郑祥华说。
(福州晚报记者 关志杰/文 张人峰/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黄新锦】【值班编辑: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