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文物修复师:每步都是慢工细活 “炼”成修复杂家

17.05.2016  09:58
  •   修复一件文物,需要潘征耐心打磨。

      2016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一生只为一事来的文物修复师们成为新一代“网红”,受到年轻群体的热捧。其实在我们福州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面对灰头土脸的文物,通过一双手,让这些古老的器物重放异彩。

      像医生看病一样,文物修复师也要“望闻问切”。日前,记者前往福建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感受文物“医生”如何与文物“对话”。

      ■福州晚报记者 魏旸艳/文 张旭阳/摄

       每步都是慢工细活

      文保中心修复室就像一个小实验室,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剪刀、钳子、镊子、毛笔、喷枪等工具,4位身穿白大褂的人员正埋头工作,修复室内只能听到排气扇抽风的声音。

  • 在可以3D成像的电子显微镜显示器上查看器物表面的细微结构。

      防毒面具、乳胶手套,“全副武装”的潘征正在为清康熙青花人物纹花觚勾边、上色。他从十几种青色中找出群青色,加上稀释剂,用毛笔蘸着并画在白纸上。发现色彩不对,他继续加了点稀释剂和其他色料……如此往复,一个多小时过去,潘征才调色完成,开始用极细的羊毫笔勾边。

      这里需要一种“”的境界。第一天采访,潘征在打磨青花瓷瓶,第二天、第三天,他依然用刮刀打磨同一个青花瓷瓶。“文物修复主要步骤是清洗、整形、拼接、粘贴、打磨、上色、做旧。”潘征说,“流程一分钟就说完了,但每个步骤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比如打磨,至少要十几天,直到无名指摸着感觉不出缝隙,才算打磨完成。

      每件文物的修复至少要一个月,有的甚至需要两三年。潘征说,许多碎片多年埋在土里,已然不能“严丝合缝”。他们常常要花一个星期将碎片一片片清洗、擦拭,再用有机胶水对碎片进行粘接、补缺,之后打磨,打磨需要用到手术刀、刮刀、粗砂纸、细砂纸,最后上色、做旧。

  • 从众多碎片中将同一器物的碎片淘出来。

       ”成修复杂家

      潘征大学时学的是历史专业。2001年,他到省博物院保管部编目室工作后,出于兴趣,开始琢磨陶瓷的修复,手艺很快就得到同事们的认可。不久,他被调到文保中心,成为我省为数不多的文物修复人员。当时修复中心只有3个人,也没有区分专业,陶瓷、青铜器、象牙、玉器、漆木器……样样都要学。如今,他经手的文物已数不清,终于成了修复“杂家”。

      文物修复有三种标准:一是考古修复标准,即将文物器形、尺寸大致恢复,作为资料保存,不要求器物修复的完美性;二是展览修复标准,将器物修复得完整漂亮,远观一致,近看有别;三是商业修复,完全接近原貌,达到肉眼近看无瑕疵。

      虽然现在修复工艺越来越先进,商业修复的标准是可以达到的。但潘征仍然坚持文物修复的原则:使用可逆的材料,残件就是残件,不能因为修复而破坏文物本体。“当需要对曾修复过的文物进行再次修复时,采取可逆措施可以让它回到原始的状态,并不会对文物造成伤害。”潘征说。

      不过他有技痒的时候,实在想要“修旧如旧”接近原貌(毕竟这也是文物修复的最高境界),他会拿一些破损的现代美术作品练手,同时尝试新材料,这个过程考验功力,也更能磨出耐性。

  • 一件海捞龙泉瓷盘终于大体拼凑出来了。

       学会与文物“对话

      潘征说,除了文物清理,他一年也就修复不到10件文物。每当有新人来,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慢慢来,没有要急死人的事情。

      如今文保中心扩充到9人,其中裱褙组5人,4人负责器物修复和文物保护工作。潘征说,招人标准和当初老师说的一样,看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团队里年龄最小的余芝琳是“90后”,她是今年刚刚加入。“有时忙了一天,也清理不完巴掌大的一小块。”余芝琳说,“虽然工作很琐碎,但能看到文物在你手中有变化,很有成就感。

      “80后”的周文晖负责文物保护工作。这些修好的文物以及还没修的文物都放在库房内,她要控制库房的温度和湿度,不时检查这些器物。“和医生一样,努力做到预防大于治疗。”周文晖说。

      或许因为常年只与文物打交道,加之工作需要十分专注,许多文物修复师性格较为内向,少言寡语。

      “文物修复工作单调乏味,从事这行必须习惯孤独。这些年来,我慢慢学会了和文物‘对话’,想象和了解古人制作的方法、程序。”潘征说,作为凝固的记忆,文物承载的是一段段历史,修复文物也是在还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