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超七成公共财政支出投向民生

29.07.2014  10:56

  14.7亿元用于教育,10.8亿元用于医疗保障,10.7亿元用于农林水事务,8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盘点2014年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特征更加鲜明。截至6月底,全市公共财政支出79.66亿元,同比增长18.36%,其中民生支出57.9亿元,增长20.2%,占总支出的73%;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共投入资金17.4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9.56%。21个项目有8项超序时进度,7项按序时推进。

  “对,今年我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标准有提高,各县市在5月份已经全部按新标准执行。”25日上午,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员黄良勇耐心的向打来电话咨询的村民说明情况。

  今年我市将农村低保标准由现行的家庭年人均收入1900元提高到2100元,财政年补差标准从1320元提高到1520元。截至6月底,我市已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月提高到70元;将全市农村五保供养从年人均补助水平4764元提高到5088元;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已有8个县(市、区)将城乡医疗救助基金政府筹集标准从每人每年130元提高到200元。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生活困难救助金从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50元,同时该补助金已随低保补助金进行核发。

  23日下午下班后,延平区四鹤街道新建社区居委会主任黄春丽又来到新建路118号阳光嘉园3期施工现场看看,她说:“这项工程包含新建社区和西门岭社区120户棚户区改造,预计明年年底就可以交房了。

  长期以来,我市都把破解“住房难”作为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重点工作,通过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有所居”问题。今年我市计划投入4.0776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4118套,基本建成4190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70户。截至6月底,已投入资金3.0327亿元,全市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3044套,综合开工率73.92%;基本建成5125套(含往年结转续建项目,其中:保障性住房2739套,各类棚户区改造2386套),基本建成率122.32%。

  24日上午,政和县澄源乡祥源新村。村民王文宏在自家新房里,与几名邻居围坐在小桌前,一边拣茶叶一边闲聊。“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我以前还真不敢想。大伙都说,这是沾了造福工程的光咯。

  闽北多山,“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写照。 分散居住在偏远山村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恶劣。为帮助这些群众脱贫致富,从1994年开始,我市按照省上要求,组织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搬迁移民计划,称之为造福工程。今年我市在组织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上定下了完成5000户搬迁的改造任务,计划投入资金1.05亿元。截至6月底,已动工4294户,建一层以上的有2473户,投入资金9180元,占年度计划的87.43%。此外,各县(市、区)将造福工程与城镇化建设、工业园区建设等有机结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充分利用造福工程这一建设平台,着力做大做强中心村镇。

  (卢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