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情况

23.05.2017  11:10
  

      5月11日上午,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陈紫萱副主任率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教科文卫委委员和厦门市人大代表实地视察了市水上运动中心集美基地、同安运动训练中心等厦门市体育场馆设施,并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厦门市体育场馆设施情况,市政府国桂荣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伟平、体育局傅一民局长参加视察活动。座谈会上,傅一民局长汇报了厦门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情况和今年重点工作。市人大代表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场馆设施建设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陈紫萱副主任着重提出了三点意见建议,一是要注意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均衡性。要以满足实际需求为主要建设目标,对全市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布局。二是要注意体育场馆设施的实用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要从健康中国、健康厦门建设的需要出发,满足老百姓全民健身多样化、个性化的健身需求;竞技体育设施建设要立足厦门实际,考虑专项运动项目发展需求,把厦门优势项目做大做强。三要注意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管理要更加人性化,满足老百姓的基本健身需求;使用能够最大化,对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开展专题调研,分门别类研究,通过适当改造来促进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对社会开放;进一步探索引入社会化管理,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效率。

  国桂荣副市长在表态发言中要求体育部门要认真梳理、吸收意见建议,在工作中抓好落实。厦门作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对于以促进全民健康为宗旨的健康厦门建设高度重视,着力于提升厦门市民的健康水平,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今后,要在三个方面努力改进工作,一是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方面,围绕健康厦门建设的需求,统筹规划四级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建设,推进体育进社区、进镇街、进企业、进单位,实施小型体育场地普惠工程,打造15分钟健身圈。鼓励社会资本利用老城区废旧厂房、社区边角地块规划建设一批便利的体育设施。同时,加强户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体育设施进公园,在遍布全市的公园中配建笼式多功能球场和健身步道,满足市民就近健身需求,不断丰富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二是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方面,通过积极争取引进大型综合比赛来推动大型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围绕举办综合性运动会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厦门市体育场馆建设的长期规划。按照能够举办国际赛事的标准来规划建设高校等新的体育场馆。三是在体育场馆最大化发挥作用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完善相关配套机制,采用试点的方法,推动有条件的学校将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对于新建学校,按照能够对社会开放的标准来建设。借鉴国内一些城市的成功经验,探索组建体育集团,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体育部门要树立大体育理念,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工作,实现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