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五举措力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

01.03.2017  02:05
  

近年来,厦门市强化工作举措,实行典型引领,创新方式方法,加强信息支撑,稳步推进以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达标为核心的各项任务,“安全标准化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圆满完成。

一是教育培训。全市逐级组织、分类实施开展全覆盖、全员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教育培训,各区、管委会、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行政人员、评审人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内审员进行培训,全市共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5936场次,共培训相关人员605743人次。

二是培植典型。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或聘请熟悉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单位或专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采取挂钩帮扶等有效形式,培植了一批典型示范单位进行观摩学习,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累计培植典型示范企业783家,其中45家为市级典型示范企业,开展观摩学习活动1211场次,203713人参加观摩。

三是建章立制。健全完善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创建程序、考评机制,采取各行业部门组建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考评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社团组织和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力量参与考评工作。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了适合个体工商户的简便易行的地方评定标准和创建办法,引导个体工商户积极创建,实行标准化管理。

四是激励引导。联合12个部门印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规模或限额以上工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将已达标以及未达标企业录入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平台,并将评审达标的大中型工贸企业抄告相关部门,在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保险费率和评先评优等资格(荣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全市累计已投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经费17211余万元。

五是动态监管。建立分类监管工作机制,完善应达标单位基础台账,加强对达标等级低和未达标单位的安全监管。对管理“滑坡”不再符合达标条件的单位,及时降低或撤销达标等级,对4家发生亡人事故的企业撤销了三级达标企业称号。

截至目前,全市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体系和工作体系已经健全,海沧区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为全国7个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样板地区之一。全市各行业领域共有10687家企事业单位达标,达标率100%;个体工商户创建80046户,创建率100%。其中冶金等7个行业大中型企业累计达标1095家;冶金等行业小微企业已达标2846家,达标率100%。(厦门市安监局 陈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