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生态危害引起部门关注 联合高校专家研讨

09.06.2015  18:21

  5月底,上万只巴西龟被放生入闽江的新闻,引起了福州市海洋部门和林业部门的关注。昨日,两部门联合组织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福州市动物园有关专家,开展了关于巴西龟生态习性与闽江放生巴西龟的生态危害问题的研讨。

  专家一致认为,大量放生巴西龟确实会对闽江流域生态造成较大的破坏,但具体破坏影响无法量化;应尽早完善相关法律,让执法部门的处罚有法可依。另外,如果市民们希望通过放生表达善心,可以认捐市海洋与渔业局之后的增殖放流活动,科学理性地参与放生。

   焦点一:巴西龟对闽江造成多大影响?

  上万只巴西龟,究竟对闽江水域造成了怎样的破坏?专家表示这种破坏影响无法具体量化,且外来生物对本地生态的破坏可能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巴西龟对闽江的其它生物来说是一种威胁。“闽江突然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巴西龟,小鱼虾和贝类肯定是遭殃了。”专家表示,“在没有外来动物入侵的情况下,闽江水域的水生动物能够维持基本的动态平衡,但大量放生会破坏这种平衡。

   焦点二:部门能否监管放生行为?

  放生容易,事后捕捞难度大、成本高,让渔业部门非常头疼。 针对市民提出的为何部门不对放生巴西龟行为进行打击的问题,工作人员放生容易,事后捕捞难度大、成本高,让渔业部门非常头疼。

  针对市民提出的为何部门不对放生巴西龟行为进行打击的问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2009年,国家农业部20号令《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严禁外来物种用于公共开放性水域投放;2012年农业部第1897号公告,也将巴西龟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但是对巴西龟的贸易、养殖、放生等环节,均没有明确规定。“我们执法无法可依,没收、处罚都没有依据,就连这次进行事后追捕也只是一种应急管理措施。”因此大部分专家建议,尽快出台相关规定、通告,“欧盟、韩国、美国等均立法禁止了巴西龟的进口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