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己任——记龙海九湖司法所所长孙亚池

20.05.2014  17:35
      海峡法治在线-法制今报5月14日讯(甘永远 黄慧莹)还有不到一年零八个月,龙海九湖司法所所长孙亚池就要退休了,今年3月份刚刚给他提为正科级。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他扎根基层三十几年,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己任,以实际行动为民排忧解难。2008年根据市委“选派第二批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的意见”,这位司法所所长驻村当起党支部书记。对于这两个重担,孙亚池一肩挑起,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不务正业”的司法所所长。

   遇到棘手问题

  2008年,孙亚池被市委下派到新塘村任党支部书记。上任一年多时间,正当他如火如荼按既定的思路开展工作时,碰上漳州市西环城建设,需要征用九湖镇10个行政村715亩土地,房屋拆迁近3万多平方米。当时9个村已经全部完成征地工作,只有下庵村的征地工作还无法开展。

  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当时镇党委康书记找到了孙亚池,希望他能够从新塘村转到下庵村任党支部书记,尽快推进征迁工作的开展。根据多年的调解工作经验,老孙认为要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好每一件纠纷,要进行深入调查。

  首先,老孙在村里进行调查摸排。通过调查,发现群众对征地拆迁政策并不了解。针对这一现象,老孙及时召开党员大会、拆迁户会议进行政策及法制宣传,把宣传重点放在拆迁补偿政策和补偿标准上,希望大家能对拆迁相关政策和补偿标准有正确的认识。接着,开始走村入户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这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通过挨家挨户的沟通工作,老孙对群众的心声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一是许多家庭担心征迁后没有住处,希望能将旧厝进行改建,在征迁后住进去;二是下庵村生产的水仙花没地方放置,希望能够临时搭建棚子。针对群众反馈的问题,老孙积极地寻找漳州市住建局、执法局及市政府领导沟通、汇报,希望能够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最后上级同意部分没房户给予旧房改建,对一些水仙花种植户给予80平方临时搭盖。

      获得群众支持

  群众们看到老孙不辞辛苦,到处奔波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都十分感动,渐渐打消了对老孙的质疑和戒备心,开始对这个真心实意为他们办事的人产生了信任。特别是部分外出干部、老干部、老党员,都主动协助做其亲属工作,这大大加快了征迁工作的进度。老孙先后做通5户带头不拆迁的“钉子户”的思想工作。其中陈某一家,老孙就跑了20多趟。“钉子户”的问题解决后,老孙决定趁热打铁,把任务分解到村两委每个人,定时间、定任务。最后,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就顺利完成征地250亩,拆迁房屋13800平方米的工作。

  接下来,阻碍最大的就是佛祖庵的拆除。老孙与下庵村的马国华一起去找老人协会商量。经过短短三个月的努力,在老孙的带领下,征迁、拆迁工作终于在市委规定时间完成,并顺利剪彩通车。在整个征迁工作中,老孙殚精竭虑,付出了许多的汗水,投入了许多的精力。面对巨大的压力,在多少个的夜晚,老孙辗转反侧不得入眠,只为了能够为群众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当时是农村安置,每亩地安置3户群众。有人认为由村里统一打地基,统一采购材料,价格会较便宜。但是老孙认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就是要把握好“”,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让双方当事人自己去做决定的事情,就该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不能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当事人,不然可能会出现“好心给雷击”的尴尬场面。于是老孙把这些拆迁户组织起来开会,由他们自己选出5人小组做为业主委员会,并且让票数最多的人当组长,然后协助他们组织招投标。在建设中,由村民自己组织采购建设材料,每天轮流派人在现场监督。现在安置房已全部建好,质量很好,拆迁户都很满意,并且成为一个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多次受表彰

  在九湖镇下庵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六年里,老孙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市委下达的工作任务,而且对于本职工作也没有一丝的松懈。6年的驻村工作中,在全市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年终考评中,综合考评连续保持前三名。而他本人有目共睹的成绩,也先后被市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漳州市委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人事部司法部联合授予“先进工作者”、被记 “三等功”一次。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表彰46次。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