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台差旅费管理办法:报销复杂了 出差简单了

28.08.2014  13:35

出差、接待、财务三方人员谈新规带来的变化

报销复杂了 出差简单了(差旅费新规 看地方落实)

核心阅读

各地相继出台新的差旅费管理办法,细化制度规定,调整报销标准,同时强化监督问责。相比之前的“出差不怕苦和累,就怕报销差旅费”,现在党政机关干部的感受是虽然报销“”得严了,但出差更单纯了。当然,一些具体规定还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本报记者采访出差人员、接待人员、财务人员三方,请他们结合亲身经历,讲述新规定带来的新变化。

出差人员说

以前开支超标,只好虚报甚至转嫁经费负担

标准实了,公务单纯了

本报记者 王明浩 谢振华

真的变化好大!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的标准调整,与时俱进了!今后机关人员敢出差、也愿出差了。”今年5月,某西部省份出台本级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新办法,让省直机关副处级干部谭风(化名)兴奋不已。

出差不怕苦和累,就怕报销差旅费。”谭风说,以前住宿费标准每人每天110元,“这个标准,在县里还能对付,到市里肯定不够。

钱不够,差得出,咋办?“只能变通。”谭风所谓的“变通”,一是超标部分让下级单位处理,二是虚报出差天数或人员,两天改成三天,一人出行变两人。“都知道这样违规,但没辙,财务人员也都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要是赶上到一线城市出差,谭风的头就更大了。“这些地方消费高,通常又是长差,怎么变通都会超标。

碰到这类情况,谭风通常会让企业的朋友帮忙解决一部分,多开些餐饮发票冲抵一部分,实在不行,只能自己垫一些了。谭风苦笑道,本来是正儿八经地出差,硬是多了些“偷鸡摸狗”的需要。

现在,差旅费管理新办法提高费用标准,让谭风们出差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的差旅标准符合实际情况,很人性化。”谭风说。

另一方面,谭风也感受到了新办法之严。新办法实施后,他已出差两次。“出差必须审批,人数和天数都有规定,没有审批单差旅费不准报销;住宿费、机票支出等,都要用公务卡结算。财务人员也开始对票据较真了。”谭风说,“总而言之,出差变得‘单纯’了,大家出差会把更多心思用在工作上,不必担心回来怎么处理差旅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