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鸡下蛋”巧生财——漳平多渠道发展村集体经济
核心提示:
□ 通讯员 陈晓霞 陈俊毅 涂汀英
9月25日,在漳平市和平镇东坑村一家建材生产厂内,十几台机器正在全速运转,工人们将生产出来的机砖建材打包装运。该建材厂是一家集体与私人共同合股经营的企业,2013年东坑村在漳永高速征地拆迁中,一次性获得征地补偿款100多万元,经过村委会集体商议和征求村民意见后,村里将该款项投资入股建材厂,经过两年的经营,如今建材厂效益蒸蒸日上,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多万元。
近年来,漳平市积极引导各乡镇利用自身资金、资源、政策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投资经营、资金整合重组等方式“借鸡下蛋”,开拓出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据统计,2014年,漳平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062万元,比上年增长28.4%,消灭经营性收入为零的 “空壳村”24个。
因势利导 盘活资金多创收
近年来,该市有50多个村在永漳公路、漳永高速等“大交通”项目征地拆迁中获得较大一次性收入,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引导村级通过投资收益稳定项目,实现资金保值增值。西园镇西园村利用征地补偿款就近购置国有资产西园造福新村10间店面,通过店面出租每年增加村财收入3万元。双洋镇东洋村利用永漳公路征地拆迁及林改补偿金80多万元,投资兴建四层村部综合楼,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每任村干部只能收取任期内租金,综合楼集体资产不得以任何形式拍卖转让。目前,该综合楼一、二、三层全部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多万元。象湖镇半华村通过村民集资入股开发村石灰石矿,公司每年经营利润的10%作为村集体收入,90%为群众收益,仅该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9万多元。
因地制宜 巧用资源促增收
漳平市水、电、矿等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7%以上。近年来,他们通过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本、村民入股等形式进行联合开发或租赁承包经营,大力发展林场、林下经济、特色养殖、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业、水电开发、矿产开发等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南洋镇北寮村通过资源吸引旅游实体公司开发旅游资源,创办农家乐、餐馆、休闲观光农业等经济实体,增加村集体旅游资源开发和服务型经营收入,仅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近10万元。赤水镇赤水村对早期废置的钓竿岩电站重新办理营业执照,通过争取项目资金进行技改,扩大水库容量,预计2015底完成技改,发电量可由原先的120千瓦增加至320千瓦,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元。和平镇安靖村流转700亩农田租赁给一家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休闲项目,收取的租金每年可为村财增加5万元收入。
因时而异 利用政策促发展
近年来,中央、省、龙岩市以及漳平市先后出台“联挂帮”以及驻村帮扶政策,通过为各村联系挂钩单位、派驻村蹲点干部,为各村带来政策、资金上的优惠。2012年,龙岩市委组织部深入吾祠乡留地洋村开展“联乡挂村帮户”活动,了解该村情况后,协调各部门为该村争取专项资金100多万元。当地村两委利用这一条件,通过土地整理,老宅基地还原,建设用地置换等,对存量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投资138万元,建设机耕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在留地洋村实施460亩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建设完成,今后将对整顿后的耕地由村成立土地信托服务中心进行发包,按600元每亩租金计算,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双洋镇温坑村在挂钩部门财政局的帮扶下,筹资10多万元购买热泵风干除湿一体机,租赁给村笋竹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5万多元……去年以来,漳平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