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系男生成国宝 浙江高校社团“阴盛阳衰”

21.10.2014  07:48

以前工科院系女生是“国宝”,现在男生也成了“国宝

浙江高校社团“阴盛阳衰

近日,随着各高校的陆续开学,各个高校学生组织和社团也开始纳新招干的抢人大战。然而,学长学姐很快发现,前来面试的“小鲜肉”,几乎被学妹们“组团承包”,很难找到男生的影子。

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前不久,在学校的干道上,各色的帐篷下面人头涌动,其中,校学生会的摊位前挤满了前来咨询的新生,短短一个上午,就迎来了150多位新生报名。学生会广宣部副部长王一弘说,按照往年的惯例,出摊两天,至少能有300多人报名。但仔细翻阅报名表,王一弘很快发现,女生的比例大大超过男生。

本以为只是一个部门的个别现象。”王一弘告诉记者,后来了解到学生会10个部门,基本上都是女生大大多过男生。

据了解,到最后正式录取,浙工大学生会一般一个部门15~20人,平均会有5~6个男生。而在10人部长团里面,男生就会寥寥无几。“万花丛中一点绿,今年5人的校学生会主席团,能有一个男生就很棒了。

浙江工业大学是工科院校,女生比例占42%。而浙工大屏风校区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是1∶1,男生参加社团活动的人数,同样远少于女生。其实不仅是浙工大,浙江其他高校也是如此。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通讯社学生干部杨祈慧今年为她的部门招到了14个新成员。回忆刚刚过去的纳新,杨祈慧很是无奈:“一看来面试的新生阵容就傻了,清一色的‘娘子军’。”为了能够保持男女平衡,她在面试的时候只能对学弟们“温柔了许多”。“ 14个名额,最终‘保住’了3个男生。”

林静是浙江传媒学院微记者团负责人,她说,因为学校性质的关系,传媒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多,一般看到有男生来面试,只要没有特别突兀的地方,基本上都会要。“毕竟,社团里总有许多女生干不了的事。” 尽管如此,林静说,在各个社团露面的还是以女生为主。

男生们都去哪儿了?采访中,大多数同学认为,学生组织、社团的这种“阴盛阳衰”、男女比例失衡的很大原因是:男生们太宅了。

朱双鸣是浙江一所高校环境资源专业的学生,在他看来,游戏是让许多男生足不出户、成为外卖党的主要原因。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男生们每天在寝室里打游戏,追求在队伍中做主力,拼命练技术。“我有个同学平时不见早起,但是居然为了一个游戏皮肤,早上6点准时起床。

除了游戏宅,还有技术宅、创业宅。浙江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王利忠说,像他们这种专业,没有必要在社团中取得多大的成就,更多地还是看个人实力。“因此,我的许多同学,平时会在寝室里研究各种代码和计算机方面的处理,也有许多人早早就在外面实习。还有的同学,则选择提早创业。

另外,浙江农林大学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认为,高校学生中,男女生比例失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据介绍,在浙江农林大学今年录取的3710名新生中,男生只有1500多名,而女生占了2100多名。因为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不少文科类专业甚至被戏称为“女儿国”。在比例最为悬殊的外国语学院,其中一个班27位同学,男女生达到1∶26,成为典型的“淑女班”。

据2012年的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一共有2391万余人,其中女生人数超男生64.78万人,占51.35%;全国硕士研究生人数143万余人,女硕士比男生多了4万人;全国成人本专科生一共583万余人,女生比男生多50多万人。“以前工科院系女生是‘国宝’,现在文科院系的男生成了‘国宝’。

浙江工业大学周琼老师认为,社会上或者学校的社团女生越来越突出,男生反而竞争不过,这已经慢慢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女生在心智、性格以及综合素质方面优于男生,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折射出一种竞争的现实。在她看来,女生超过男生,是一种社会进步。

男生的思维比女生大气很多,会站在全局宏观地考虑社团的活动,但很多时候想法跟不上行动的实践,而女生比较细心,愿意把活动的细节落实好。更重要的是女生生性比较能够照顾他人感受,亲和力高。”这是浙江传媒学院微记者团负责人林静眼中女生做学生工作的优势,也是许多男生不敌女生的原因。

面对来势汹汹的女生潮,也有一些高校的学者对此表示了担忧。部分学者认为,现行的教育观念和选拔模式相对更适合女孩子的性格心理特点,而天性独立爱冒险的男生容易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这让喜欢冒险的男性完全败给了喜欢按部就班的女性,从长远来看,它会扼制创新,影响国家的竞争力。

黄明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虽然专业里53个人有42个女生,但是他却成为了女生们心目中的“黄妈”,料理专业大小事务只有他最拿手。“‘黄妈’上节课重点是什么呀?”“‘黄妈’期末复习资料帮我们去打印一下吧!”……大学两年下来,黄明海已经习惯了为班里的“女儿们”操心。

对于他来说,“万花丛”中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适:“关键还是要看男生自己是否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很多时候女生也能激发男生的责任感。”陈胜伟 本报记者 董碧水 实习生 马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