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任务全力做好下半年的各项工作
——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7月15日)
张茅
同志们:
经总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上半年的工作,分析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部署下半年的重点任务。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王勇国务委员将主持召开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上半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市场准入进一步宽松便捷
围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准入的便捷性,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强统筹协调,着力优化流程,细化配套措施,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改善。
——深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先照后证”改革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设立前置后置审批事项的研究,加强对保留审批事项的梳理,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取消和规范的建议。支持上海浦东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着力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严格落实“双告知、一承诺”制度,推动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在工商与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
——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在去年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基础上,各地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强化窗口建设,提高登记窗口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放“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191万张。同时,加强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起草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五证合一”改革工作部署。与税务总局共同研究,制定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合一的方案。
——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条件。探索住所改革是释放企业活力的一项重要制度改革。在指导各地出台相关住所(经营场所)管理规定基础上,完善简化住所登记办法。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深入研究放宽住所条件,进一步释放住所资源。支持各地开展“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改革,积极探索众创空间、集群注册、工位注册等改革措施,支持新经济发展和创业创新。
——积极推进企业名称登记改革。召开改革试点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思路。按照国务院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总局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系统,指导地方开展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试点。
——深化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工作。指导支持北京、江苏等地工商局开展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探索,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区、市)开展了试点工作。积极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试点,上海、广东、山东等9个试点单位,以及安徽、成都、武汉等6个省市完成了应用系统搭建等工作,上半年试点单位共发放电子营业执照170余万张。
——着力构建便捷有序的市场退出机制。扩大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试点,目前试点地区已达到18个。与税务总局联合,在全国范围内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未纳税企业。配合去产能,进一步简化和完善注销流程,清理“僵尸企业”。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监管机制正在形成
按照宽进严管相结合的要求,努力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企业监管制度。
——认真做好企业信息公示工作。在各地同志共同努力下,企业年报公示工作进展顺利。截至6月30日,全国已经公示2015年度年报企业1816.6万户,年报公示率88.3%。开展年报公示三年来,公示率均超过改革前的年检率。积极推进企业即时信息公示,截至6月30日,全国累计有692.3万户企业,通过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即时信息1580.1万条,公示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9.6%。
——认真开展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国务院明确的改革任务,也是政府市场监管方式的重大改革。按照总局通知要求,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共抽查85批次。许多省(区、市)进一步创新、完善抽查方式方法,提高对各类市场主体监管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大力推进经营异常名录信息管理。启用全国统一的经营异常名录数据库,指导各地加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积极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等部门推送相关数据,做好经营异常名录的信息共享。截至6月底,全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289.5万户,其中企业261.4万户。共有45.9万户企业通过履行公示义务或纠正违法行为,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积极开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工作。制定了《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实施方案,配合最高人民法院限制“老赖”担任公司各类职务共计4.2万人次。各地积极建立和完善部门间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惩戒。工商系统累计向其他部门提供数据35亿条,其他部门累计向工商提供数据11.4亿条。研究起草了《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各相关部门同意上报国务院。
——扎实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这是国务院明确的重要任务,今年年底前要基本建成。加强了顶层规划设计,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技术方案、数据规范、验收标准等。组织开展前期调研,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草案等,完成了项目立项。确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福建、江西、贵州、黑龙江等8个省市作为先行单位,率先开展系统建设。目前,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应用,累计访问量达185亿人次,累计查询量78.5亿人次,平均每天有4000万人次登录查询。表明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影响日益扩大,市场主体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不断增强,企业信用约束作用正逐步显现。
(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创业创新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稳增长、促发展、保就业的重要举措。全系统立足职能,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服务发展。
——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名录作用。督促各地加强对小微企业名录的维护管理,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同时,密切跟踪新生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截至6月底,小微企业名录累计访问量达453万人次。
——进一步做好创业就业指导帮扶工作。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完善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制度,实行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综合发挥企业登记、商标注册、广告业指导等职能作用,加强对新设立企业的指导服务。
——积极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针对商标注册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工商总局大力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的意见》,拓展商标申请渠道,简化商标注册手续,优化商标注册流程,完善商标审查机制,提高商标审查效能。上半年,商标注册申请量174万件,注册量152万件;累计商标注册申请量2014.3万件,累计注册量1325.7万件,有效注册量1122.3万件。不断加强商标确权行政保护,上半年审理各类评审案件6.1万件。引导企业运用商标权质权开展融资,办理商标质权登记申请491件,质押商标5644件,帮助企业融资194亿元。
——指导广告业发展。适应广告业发展的新趋势,取消了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审批、户外广告登记等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激发了广告市场活力。继续推进广告园区建设,总结试点园区双创平台建设成果,推进建设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广告产业发展平台。制定发布了《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四)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强化消费维权,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
上半年,元旦、春节、“3·15”等节假日集中,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热点问题比较突出。全系统围绕消费热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消费维权力度,不断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发挥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完善商品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出台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推进线上线下商品质量一体化监管。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组织商品质量抽检和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了质量违法行为。
——加大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处理力度。积极查处“3·15” 晚会曝光案件和“天价鱼”、“天价茶”等重大消费维权案件,回应社会关切。启动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建设,提高12315投诉举报电话接通率,开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等多种受理方式,及时处理消费者诉求。全面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责任和赔偿先付制度,促进消费纠纷有效解决。上半年,共查处消费侵权案件3.3万件,受理消费者诉求77.2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7亿元。
——认真抓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消法》检查重点建议的落实。加强与质检总局、食药总局等22个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会同有关部门,针对消费领域的突出问题,抓紧起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充分发挥消协组织的作用。在张平会长的领导下,中消协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上海市消保委等消协组织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对“积分机票”、“假茅台”等事件,组织企业约谈,督促企业纠正违法行为。针对消费者关注度高的商品和诉求集中的服务领域,组织开展比较试验、消费体验和服务测评,产生了较强反响。积极开展宣传活动,组建了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和律师团,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专业化服务。
(五)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立足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竞争执法,开展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执法,着力解决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针对百姓反映突出的供水、供电、供气、交通运输等行业强制交易、滥收费用等问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督促公用企业自查自纠、主动整改。以密切关系民生的行业为重点,依法查处各种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积极推进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工作,加强对网络传销、新型传销的预防和查处。上半年,共查处各类竞争执法案件2.5万件。与有关部门加强研究,推动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中明确工商总局作为四个牵头部门之一,强化了工商在竞争政策实施中的作用。
——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网络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问题多发的领域。按照发展与规范并重的原则,探索实施审慎有效监管,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加强法制建设,参与《电子商务法》的起草,推动制定《网络交易违法失信惩戒暂行办法》等规章。部署在全国开展2016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经营行为。建成启用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开展网店专项检查。上半年,共查处网络违法案件2876件,同比增长79.4%。
——加强广告监管。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广告的表现形式、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呈现出影响范围广、渗透性强的特点。全系统认真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整治,起草了金融广告发布标准,积极防控风险。部署开展查处典型违法广告集中行动,加大违法广告查处力度。上半年,查处广告违法案件1万余件,罚没款1.9亿元。积极参与“魏则西事件”的调查处理,稳妥处置百度竞价排名商业推广等敏感问题,强化了广告导向监管,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加大对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认真落实“双打”各项任务,下发2016年“双打”工作要点,开展商标专用权保护专项行动及重点案件查处工作。至6月底,共查处商标监管案件1.4万件,案值1.5亿元。
上半年,法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编制了总局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做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完善总局规章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编制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国家法人库工程建设,整合完善12315等综合业务平台,提高了公共服务和办公自动化水平。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干部教育培训,上半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9期,培训学员2848人次。积极配合做好中央第四巡视组专项巡视工作,认真进行整改。非公党建工作有新成绩。全系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非公经济组织的覆盖面,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国际合作交流取得新进展,上半年开展国际及涉港澳台合作交流活动161项,累计与国外机构、国际组织签署了57项合作协议,积极参与多项多边合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改革的细化落实还不到位,市场准入的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新型监管机制还不健全,部门间改革措施、改革进程还不够衔接。基层工作任务重,一线窗口压力大,综合执法模式不统一。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还有差距,党风廉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把握新趋势新特点,进一步提高对商事制度改革的认识
商事制度改革,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中心任务。今年上半年,随着全国改革发展的逐步深入,商事制度改革也呈现一些新特点、新挑战和新要求。
(一)改革的宏观效应充分显现,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释放改革的红利,激发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这是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商事制度改革与创业创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一是新设企业保持旺盛增长势头,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巨大活力。商事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促进新设企业快速增长。上半年,“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效应持续释放,全国新设市场主体783.8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3.2%,平均每天新登记4万户。目前,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达8078.8万户。特别是企业数量,仍然呈现出逐月上升的势头,形成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一个高潮,前6个月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万户。这充分显示出改革所蕴藏着的巨大动力,显示出我国经济蕴藏着的巨大潜力。
二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新常态下的结构转换提供了新动能。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实质是新旧企业的生长与退出,新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更新和衰减。在新设立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大增,特别是信息、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增长。上半年,第三产业新登记企业212.4万户,同比增长30.2%,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81.1%。特别是众创空间、创客工场以及“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为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创业热潮促进了就业增长,缓解了社会压力。目前,钢铁、煤炭等一些传统行业面临着去产能、调整就业的压力。这种背景下,全国就业还有增长,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出的创业就业热潮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新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跟踪调查,到一季度,被调查的小微企业户均人数7.7人,个体工商户户均人数2.8人。据此估算,上半年新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果按照40%的开业率,新创造的就业超过了1300万人。
(二)改革的社会反响更为突出,成为整体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巨大效应,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得到各方面的充分认可。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今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谈到商事制度改革的成效。李克强总理非常关心商事制度改革,先后19次作了重要批示,最近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充分肯定商事制度改革的积极成效。杨晶国务委员给予很多指示,王勇国务委员多次专门听取总局工作汇报,指导做好改革工作。各地党委、政府都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高度赞扬各地通过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是第三方评估高度评价。去年,国务院组织多家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在各项改革任务中,满意度最高的是商事制度改革。上半年,为了解企业对近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开展了改革评价调查,对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政府服务、取消和减少资质认定、清理收费、事中事后监管等六大方面18项内容进行了评估。在各项改革评价中,商事制度改革的满意度超过了90%。
三是社会舆论充分认可。改革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是社会大众、普通百姓能不能有获得感,能不能切身感受到改革的成效。上半年,我们两次委托国家信息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引起巨大反响,在互联网上得到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提升创业热情、促进创业创新的巨大推动力。
(三)改革的复杂性不断增强,成为全系统面临的又一新挑战
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的工作并没有减轻,而是更重,改革的任务不是变容易,而是更复杂。
首先,牵头的任务更多。过去,工商是行政执法部门,落实、配合的工作更多。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工商从后台推向了前台,成为改革的组织者、推动者。从牵头出台小微企业政策,到国务院在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中专门设立商事制度改革专题组,再到国务院下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工商牵头组织的任务不断增多。这说明,商事制度改革在改革大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其次,改革的难度更大。目前,商事制度改革正处于深化、拓展时期,正处于从“放活”向“管好”推进的重要阶段。改革能不能继续放得开,关键取决于能不能管好,只有管得更好,才能放得更开。改革实践表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比破除计划经济体制要艰难得多。最初的改革,是工商系统的自我革命,推进速度快、效率高。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大幅减少政府部门的前置、后置审批,涉及许多部门管理方式的改革,难度要大得多。改革的难度越大,其效应就越大。第一波放活市场主体的改革,激发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第二波规范市场秩序的改革,市场监管机制的创新,将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改革的要求更高。商事制度改革的反响越好,对我们的工作要求越高。最近,也存在企业对市场准入不便捷、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反映,虽然存在客观原因,但给我们很大警示,必须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改革工作,经得起检查、经得起评估。
面对改革发展新形势,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把各项工作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思考,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要强化创新精神,敢于打破旧的思维和条条框框的约束,用前瞻性的思维研究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大胆探索,敢破敢立。要强化统筹落实,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重点工作要细化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预期成果,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完成下半年的各项任务
下半年,改革任务仍然非常繁重,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握改革中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突出重点任务,化解难点问题,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是认真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任务。这是国务院明确的又一项重要改革任务。要加强与有关部门衔接配合,明确具体措施和工作进度,加快完善业务信息化系统,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确保10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要与税务总局紧密协作,加快推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整合,确保12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各地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加强培训宣传和窗口建设,确保改革措施落实落地。
二是继续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当前,政府部门审批过多,仍然是影响投资创业的主要瓶颈。我们要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充分论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继续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今年再取消1/3,同步取消后置审批事项50项以上。继续支持上海市依托自贸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
三是进一步深化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继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试点,推动试点省市全面推开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逐步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完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制度,年底前提出《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修订草案。继续放宽住所登记条件,探索分行业、分业态释放住所资源新途径。配合去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积极研究完善简易注销办法,指导各地扩大未开业、无债权债务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的试点范围,力争年底前在全国推广。研究建立新生市场主体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制度。
四是继续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在现有分布式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名录系统集中化建设改造,进一步拓展分析和服务功能。整合有关部门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提升对企业的服务功能。针对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行动。继续完善创业“绿色通道”,为应对化解产能过剩带来的职工安置问题和解决大学生就业,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服务。
(二)完善企业信用监管,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一是继续做好年报和即时信息公示工作。做好年报补报、总结,加强对年报信息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推进行政处罚信息的公示,切实提高处罚信息的公示率、及时率和准确率。提高市场主体即时信息公示率,强化对市场主体的出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即时信息公示的监督。总结评估《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情况,及时修订完善。
二是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这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重大变革,年底前总局要出台《关于新形势下推进监管方式改革创新的意见》,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推行风险分类监管,推进大数据监管。借鉴天津市市场监管的经验,逐步建立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动机制,把“双随机”抽查运用到各相关执法部门的联合检查,提高监督检查的效率和公正性。注重发挥社会公众监督、投诉、举报的作用,增强对市场主体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
三是加强信息归集与联合惩戒工作。信息归集是实现联合惩戒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推动国务院批转下发《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建立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要落实国务院部署,定期公布《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资源目录》,制定《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格式规范》。认真落实《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尽快与有关部门实现相关数据交换,进一步强化联合惩戒。
四是全面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总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北京等8个先行建设单位要做好收尾工作,发挥示范作用。今年10月底前,总局再选10个单位进行验收,有关单位要加快建设进度。其他地区要按照总局部署,做好设计、立项、审批等准备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全系统要上下一致、攻坚克难,加快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确保在年底前基本满足当前工作需要,争取2017年底全部建成使用。
(三)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突出问题专项行动,推进公用企业问题的整改。积极查处密切关系社会民生行业领域中的限制、排除竞争行为,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切实加强新行业新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研究。严厉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加大网络传销和直销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实施。
二是加强网络市场监管。认真把握网络市场虚拟性、开放性和交易跨地域性等特点,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推动网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继续完善网络市场监管规制体系,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法》等相关立法工作,力争年底前出台《网络交易违法失信惩戒暂行办法》和《网络交易数据信息报送规定》。围绕网络交易平台和网络侵权假冒、刷单炒信等违法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网络交易新型业态的跟踪、研究,防范网络交易风险。发挥好全国网络交易平台监管服务系统的作用,提高以网管网效能。加快建立由总局牵头的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门间执法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三是加强广告监管。不断提高广告监管的针对性和敏感性,加强广告导向监管。加大广告执法力度,扎实开展查处典型违法广告、互联网金融广告等专项行动,落实好《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完善广告监管法规体系,完成《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等部门规章修订。加强对广告产业试点园区运行情况的跟踪督查,推进园区健康发展。
四是加大商标注册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通过委托地方受理商标注册申请、设立地方注册商标质权登记申请受理点,设立京外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推行网上申请等措施,不断拓展商标申请渠道。通过改变出具商标注册证明方式,逐步推进商标注册全程电子化等措施,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大力推进独任审查制,不断完善商标审查机制,提高商标审查效率。进一步加大商标监管执法力度,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支持统一市场监管框架下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执法试点工作。
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扫黄打非”,处置非法集资,加强商品交易市场和农资、成品油、旅游、二手车、拍卖等市场监管工作。积极开展合同格式条款整治、红盾护农、动产抵押登记等工作。
(四)着力强化消费维权,营造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消费环境
一是完善消费维权制度机制。积极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年底前完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制定工作。修改完善《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工作规则》,规范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工作。出台《网络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规则(试行)》,进一步明确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年底前推动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重大消费者权益保护事项。
二是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以消费诉求热点和市场秩序难点为导向,继续开展“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加强对线上线下商品质量一体化监管。强化消费侵权案件查办,加强对基层执法办案工作的指导,加强部门间、区域间协调协作和执法联动。认真梳理12315投诉举报信息,积极扩大案源,提升案件查办的精准度。健全完善抽检结果公布制度,充分利用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官网、各种媒体平台,依法及时向社会发布抽检结果。
三是推进12315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建设,完善在线投诉和处置功能,实现消费者诉求处理流程透明化。发挥消费者、经营者等社会各界参与作用,提高消费纠纷解决效率。加快12315数据归集分析系统建设,及时分析消费维权整体情况。指导各地落实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加强12315“五进”工作,推动消费维权工作关口前移。
四是继续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继续开展公益诉讼、企业约谈、比较试验、消费体验、服务测评等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消费维权的水平。积极开展《消法》普法宣传,开展群众性的消费教育引导活动,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
(五)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加强纪律、作风和廉政建设,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保障
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体党员的重要责任。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总局党组的要求上来,把“学”和“做”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支部、落实到每一名党员。要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四讲四有”合格共产党员。要认真按照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要求,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化。
二是加强非公党建工作。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针对非公经济组织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指导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广大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企业发展中进一步发挥党员和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开展“小个专”建立党团组织活动,逐步在非公企业建设团组织。逐步形成非公经济组织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组织和党员数据库,逐步实现非公党建工作信息化。加大非公党建宣传工作力度,宣传非公党建理论、政策,推介各地典型经验,展示非公领域共产党员的风采。
三是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支持。推进综合执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部署,是市场监管改革的方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积极探索综合执法改革,推进统一的市场监管,取得了积极成效。明晰了监管部门的职能定位,加强了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优化了行政执法资源,解决了部门间多头执法、权责不清等问题,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减轻了企业和社会负担,初步形成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的市场监管新格局。由于改革还不配套不衔接,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工商作为市场监管的主力军,要从改革发展大局出发,从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出发,积极配合和支持地方政府,加强对基层综合执法的业务指导、装备支持和经费保障,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关心和爱护,增强综合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综合执法改革的积极作用。此外,要按照国务院关于重点专项规划的部署,会同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食药总局等部门编制好《“十三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给广大市场主体一个清晰的信号和稳定的预期,为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框架。
同志们,2016年时间已过半,下半年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深化改革,攻坚克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统筹做好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