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县司法局以“1+5”工作法打造法律服务民生工程
高质量援助 顺民意服务
——诏安县司法局以“1+5”工作法打造法律服务民生工程
记者 洪凌霄 通讯员 陈月敏
“我们要以‘1+5’工作法为主抓手,打造法律服务民生工程,组建一支具有法律专业特长的法律服务队,着重抓好五项工作,保障法律服务优质化。”2016年初,在诏安县全年司法行政工作会上,县司法局副局长谢月英就全县法律工作作出部署。
在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眼中,“1+5”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他们该如何更好地做好法律服务?
“‘1+5’工作法主要包括组建一支具有法律专业特长的法律服务队,抓好降低援助门槛、强化专业团队监管、畅通服务渠道、强化良性互动、搭建普法宣传平台等五项工作,保障法律服务优质。”谢月英对法律服务民生工作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众多弱势群体必须得到有力的法律支撑和支持,才能够在正确的程序与途径上,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取得满意的诉求结果。而这,也是诏安县所有法律工作者为之努力的。
完善机制
确保法律服务有效
诏安县某生物公司原员工余某在上班时间摔伤,导致左脚跟粉碎性骨折。因余某不服公司的赔偿方案,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但仍不服其结果。诏安县司法局在一次与民政、劳动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时发现该纠纷,立即为其申请免除经济审查并指派律师实施法律援助,最终为余某争取了13万多元的赔偿。
迅速及时的法律援助,离不开该局与相关单位的良性互动。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该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并建成法律援助县、乡(镇)、村三级网络,做到法律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同时,完善律师与法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良性互动机制,出台下发《进一步加强法律服务监管工作的意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监管。此外,该局还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律师团队反馈在法律服务工作中的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大大提升了法律服务质量。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律师参与接访办理涉法涉诉案件46人次,参与办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4件;参与调解案件10件并成功化解8件,代理信访诉讼案件2件,已息访息诉案件9件。
畅通渠道
扩大法援覆盖领域
7月13日,受援人沈某将上题“为民排忧 情系百姓”字样的锦旗送到诏安县法律援助中心黄主任与朝华律师事务所高律师手中。原来,沈某遭遇车祸后,治疗过程中对方却只支付了部分医药费。该局知悉后,立即联系法援中心受理沈某的援助申请,并指派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最后帮其拿到了79230元的赔偿款。
及时、到位的援助,得益于该局着力组建的专业化法律援助团队。为了降低法援门槛,该局通过争取保障法律援助经费,实现法律援助覆盖人群从低保群体拓展到低收入人群,将目标从保障贫弱群众的基本生存权转变到保障他们的“体面生活权”。同时,把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与民生紧密相联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服务领域,积极主动提供专业化法律援助。把全县律师发动起来,共同维护、服务好该县的法治环境,实现法律援助零距离服务困难群众。
此外,该局还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便民法律服务力度,特别是实现特殊群体的法律服务。进法律援助窗口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看守所援助站、职工援助站、妇女维权援助站、军人军医法律援助站等,完善特殊群体援助工作制度,实现和谐共进。
主动作为
搭建普法宣传平台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由此衍生的新媒体时代推动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提高法治宣传的实效性,成了法律宣传必不可少的途径。
为此,今年以来,诏安县司法局特别开通“诏安普法”微信公众号进行法律知识传播。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同典型案例分析结合,用以案说法、动漫、有奖竞答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力求让群众听得懂、看得明白。据统计,目前已经运营82期,发布文章近300篇,阅读量达51535人次。
“普法宣传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主动作为。”谢月英告诉记者,该局正积极拓展普法新平台,通过主动介入“三下乡”、重大节假日以及部门法规宣传日等活动,加大“法律六进”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普法宣传。
法律服务46场次,接受法律咨询2400多人次,解答法律问题955条;代写法律文书230多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7件,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417条;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1279件,为当事人挽回损失250多万元……自今年开展法律服务优质化以来,诏安县司法局向人民群众提交了一份颇为出色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