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审判 安溪的司法“功夫茶”

28.06.2016  23:43
  福建安溪,被誉为“中国茶都”,出产的“铁观音”驰名中外。近年来,针对茶乡群众打官司“问累”“跑累”“诉累”等问题,安溪县人民法院加大巡回审判力度,通过把法庭搬到百姓家门口,就地立案调解、就地审判答疑,努力以群众听得懂、看得明、信得过的方式,办理案件,化解纠纷。

  法庭开进茶山茶园

  龙涓乡距离县城70多公里,是安溪辖区最广的乡镇。这里森林资源丰富,全乡共有林地面积35.76万亩。每逢秋冬季节,野外森林防火形势就日益严峻。

  去年1月22日,庄灶村村民占某在整理田地时,用打火机点燃茅草,导致火势蔓延,引发森林火灾。经鉴定,此次火灾造成过火面积为73亩,其中茶树面积51亩,受害茶叶价值近5万元。

  案件起诉到法院后,考虑到占某年事已高,且当地因野外作业引发了多起森林火灾,承办法官周开源决定到龙涓乡就地开庭审理该案。

  去年9月9日上午,安溪法院将巡回法庭开到了龙涓乡政府。当天,龙涓乡政府党政干部、森林公安分局干警、龙涓乡全体驻村防火员及部分群众全程旁听了该案的审理过程。庭审中,占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表示深刻的忏悔。结合占某的自首情节和悔罪表现,法庭当庭作出判决,判处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期一年。

  “法官办案抽丝剥茧,于法有据。对于村民而言,是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旁听的乡镇干部感慨地说道。

  近年来,安溪法院积极探索符合茶乡特点、契合茶农需求的办案模式,将服务窗口前移至辖区各乡镇,实行“巡回办案、法律服务、法制宣传”三下基层。同时,该院还在纠纷较多的乡镇设立“涉茶调解工作室”和“法官工作室”,公布法庭驻点办案时间和办公电话,在农忙时间还选择午间或夜间开庭审理,方便茶农诉讼,引导茶区村委会开展“无讼茶都”“无讼村居”创建,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定分止争,力求无讼。

  “就地审判不仅有效地震慑犯罪分子,也有利于预防涉林犯罪。尽管跋山涉水,辛苦不必待言,但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该案合议庭成员李森强法官告诉记者。

  纠纷解于乡里乡间

  一张茶几旁,法官与村民相邻而坐,沏上一壶“铁观音”,在茶话间,村民打开了心结。

  “在小村庄里,只要一对邻居有矛盾,全村人都跟着闹别扭。如今,法官到家门口开庭,把法律摆出来,把道理讲明白,大家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安溪县祥华乡美西村村民詹某在回忆第一次旁听巡回法庭开庭审案时如是说。

  去年10月,秋茶已上市多日。在安溪县祥华乡,苏某以一天130元的工资雇佣邻居刘某为其采摘茶青。不料,刘某在前往山上采茶路上,遭到摩托车碰撞,花去医疗费2万元。出院后,刘某多次与雇主苏某协商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因为赔偿问题,见面就要吵上几句,闹得整个村鸡犬不宁。”对此,美西村干部束手无策,只好建议他们向法院起诉。

  湖头法庭受理此案后,考虑到刘某有伤在身,同时为有效化解纠纷,避免邻里矛盾扩大,决定到美西村巡回审理该案。

  庭审当天,法官谢坤特为双方当事人分析各自过错程度和责任大小。

  旁听庭审的村干部也没闲着,他们利用庭审间隙帮着法官做起了工作。最终,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一起因采摘茶青引起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成功调解。

  近年来,安溪法院通过巡回审判,注重做好庭前的诉讼风险提示、庭中的法律释明、判后的解惑答疑工作。办案法官通过拉家常、讲道理、释法律,促进纠纷有效化解,努力把矛盾化解在乡间,解决在萌芽,有效促进邻里和睦。

  普法贯穿庭前庭后

  西坪镇是安溪铁观音发源地,当地多数群众以茶为业,以茶为生。近几年来,因茶叶生产、加工、买卖引发的摩擦纠纷日益频繁。

  2014年9月,眼看着秋茶即将上市,为提升制茶效率,西坪镇茶农王某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向肖某购买了一台茶叶烘焙机。

  茶叶采摘第一天,王某就将满满的一整炉茶叶装进了烘焙机。然而,一个小时之后,他却发现整炉茶叶都烧焦了。王某认为是机器问题,要求肖某赔偿茶叶损失,而肖某称是王某自己操作不当,请求支付所欠货款。因双方久调未果,去年6月,肖某向法院提交了诉状。

  “这几年伴随着茶叶经济的发展,西坪镇茶农收入普遍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涉及茶叶的买卖纠纷逐年增多。”该案承办法官陈进水经过一番思索,尝试将该案安排在西源村村部开庭。

  去年7月27日,法官在西源村村部开审本案。庭审结束后,旁听的村民还就产品质量维权方法、途径等问题向法官咨询。

  “法庭开在家门口,法官还现场答疑解惑。这种方式非常好!”人民陪审员、村干部李树清如是说。

  2015年以来,安溪法院巡回法庭共接待群众800多人,化解纠纷356件,当事人服判息诉率达100%。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王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