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104岁老人张厝前长寿秘诀:生活规律 家庭和谐
张厝前老人经常和儿子一起聊天
在尤溪县坂面镇芹洋村上园自然村,居住着一位当地最长寿的老人张厝前,她今年104岁,身体依然健康硬朗。张厝前老人育有三男二女,如今四世同堂,儿孙就有60多人。
生活简朴规律
来到张厝前老人的家里,发现她的居室整整齐齐,通风顺畅空气新鲜。老人的孩子介绍,老人很爱干净,讲卫生。衣服每日更换,而且保持着经常洗澡的生活习惯,就连冬天也不例外。
老人生活俭朴。儿孙们给老人钱,老人总是摆手说不要;给她买衣服、鞋子,她总是说已经太多了,不用买;平时家人吃什么,老人就跟着吃什么,没有特别的要求。“我妈这辈子都是以粗茶淡饭为主。”老人的二儿子张如厚说。老人对饮食很控制,从来不暴饮暴食。她最爱吃的鸭肉,每餐也只吃一小块。她也不喜欢吃腥味重的东西,比如鱼。
在尤溪,大多数人家都会自酿当地特色的红酒,其中坂面老酒就很出名。张厝前老人有时也喜欢喝点老酒,95岁前,她一次还可以喝半碗红酒。95岁之后,她已不怎么喝酒了,但还是喜欢在肉类里加点自酿的米酒一起煮烂吃。年轻时,作为家庭主妇,她也酿酒,如今酿酒这事早由儿孙辈来完成了。
老人平时总是早睡早起,按时作息、吃饭。张厝前最小的孙子陈桢介绍说,老人的睡觉时间也看天气,比如冬季晚上6点就睡,夏季晚上则迟点,但最迟晚上8点左右也会休息,早上则看天气情况,一般7点前就起床,绝对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老人每天起床,自己穿好衣服、梳洗,生活完全自理。在家人看来,老人的生活安静平和,每天喜欢晒太阳、静坐,但也很爱劳动,经常拿个竹竿喂鸡、赶鸭,动手擦擦桌椅、扫地,还会到房子边上的菜园摘菜,竹园采笋……
张厝前老人在剥笋
家庭和谐团结
“我妈年轻的时候,生活过得很辛苦。”74岁的张如厚说,以前家里十几口人,曾经主要靠父亲和母亲两个人操劳。张如厚等儿孙辈对于张厝前老人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她当年不仅要在家里赖以维生的小造纸作坊终日忙碌,还要操持整个家,非常辛苦,缠着小脚的她,甚至还要下田干活。
因为生活太艰辛,张厝前老人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以过继等形式,给了别人家当孩子,这其中就包括二儿子张如厚。在上个世纪60年代,非常缺粮的时候,张厝前老人总是尽量把白米饭留给孩子们,自己吃地瓜饭、野菜。“她其实很爱我们。”张如厚说,“我母亲已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好的留给孩子们。”
张厝前老人的丈夫已过世30多年了,大儿子也早已过世。平日里,她的生活主要是大儿媳妇与大孙子陈上钰照顾。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也越不愿意离开老家。虽然儿孙们都把房子搬到了坂面集镇或县城里,但她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村里。有时,孩子们接她到家里住,她也住不了两天就要回去了。儿孙们没有办法,只能一有空就回家看她,买些肉、牛奶、松软的蛋糕之类,还陪老人聊聊天,帮她洗洗脚……去年,老人的小儿子去世了,但家人们默契地将这件事对老人瞒了下来。
这么多年来,老人对儿孙们的疼爱也始终不变。儿孙们每每回家看她,她就特别开心。她总是笑呵呵的,喜欢抱抱小曾孙,不忘给孩子们分压岁钱,家里的鸡蛋、板栗干等,总要让孩子们带走。孙子陈桢记忆最深的是未上学前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那时,他的父亲在学校教书,母亲忙着下地干活。已经60多岁的奶奶在家照顾他们几个孙子、孙女。奶奶总是教育他“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他不懂事乱跑,奶奶就踮着小脚追他;他哭了,奶奶会拿出零食哄他……“奶奶的记忆力特别好。她百岁生日时,亲戚朋友什么时候去看过她,包了多少红包给她,她都记得住。”陈桢说。
张厝前老人的性格乐观开朗,对人有礼貌,有客上门时,总是笑眯眯地给人倒茶。多年来,老人一家人和睦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