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毒少女昨日离世 是什么夺走15岁小婷的人生

12.06.2014  10:37
小婷(资料图)

  相关报道:

   少女吞服剧毒农药追踪 肺部暂未恶化很有希望

   一场争吵 泰宁15岁女孩当继母面喝农药轻生

   爱心接力助服毒少女返福州治疗 亲生母亲不支持

   服毒少女返榕治疗 新浪福建参与爱心救助

  

   >>>>> 爱心团购”:与生命赛跑 救助中毒女孩

   新闻背景     

  15岁的寿宁女孩小婷,最终还是没能克服剧毒的侵蚀,昨日上午9:05,小婷暂停了心跳,一个多小时后,她彻底停止了呼吸(详见本报A6-7版)。

  15岁的女孩小婷走了,留给世界一个凄凉落寞的背影。十几天前,她选择用服下剧毒这种决绝、残酷的方式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是一个有关亲情的苦难。这十几天所发生的故事,牵连出小婷这十几年来所经历的生活,它们通过记者细腻的笔触生长成带有温度的文字,让人扼腕唏嘘。

  不堪后妈辱骂服毒,被送院抢救,被迫拖着重病之躯返回老家“等死”,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救助,小婷返回榕城接受治疗,病情曾有过转机、而后又急转直下,直至死讯降临……

  大起大落,一波三折,在这一幕幕镜头的交接与切换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众生相:迟疑、犹豫甚至懦弱的父亲,无情、残忍、自私的后妈,口口声声说爱女儿、危急关头拒接电话、避而不见的生母。唯一让人感到温暖与欣慰的是,幸好还有那些比小婷的至亲还着急、充满爱心又倍感痛心的一个个“陌生人”。

  然而,这种欣慰却是苦涩的——这些好心的陌生人们越是牵挂小婷,就越让人感受到那些本该担起责任却仍置身事外者的冷漠和残忍——这些冷色调的充满情绪色彩的形容词,本不该出现在客观冷静的记录文中。但面对这些令人悲愤的场景,有谁还能保持冷静呢?于是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愤恨地谴责“有能力娶后妈,就该有能力保护好女儿!”又为什么有人会含着泪哭诉,“你要这孩子连这最后一程都这样孤零零地走么?

  尽管有关小婷的故事错综复杂,但至少有以下三种推断是成立的。

  第一,小婷生活在一个极度缺乏关爱的家庭里。“饭桌上的肉,夹一块就打一下”,“大冷天用冷水给小婷洗澡”……后妈并不待见小婷,甚至用残忍的方式虐待小婷。后妈的冷漠,父亲与生母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关注与援助,小婷的悲苦,无处申诉,也无人倾听。

  第二,小婷成长于一个畸形的家庭组合中,她的父亲更疼后妈生的男孩,她的后妈只爱亲生的骨肉。她早早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她记不清自己的生日,不管是生母、父亲,还是后妈,没人给过她一个像样的生日礼物,只有患病的奶奶煮过几个蛋为她庆生。

  第三,家庭的贫困加剧了小婷的不幸,家庭大权的把持者是后妈,有限的生活资源必然被优先分配给后妈亲生的孩子。

  第四,农村的迷信观念依然难以根除,服毒自尽的小婷,在亲人们眼里,或许是不祥的征兆。小婷死后,一直都冷眼旁观的后妈却忙着找算命人择吉时为小婷火化,以图福荫家人。

  亲人找人算命的举动充满了反讽意味。有人不信鬼神,吉时便无所谓意义;但,若亡者真有灵,带着复杂、遗憾的心情离世的小婷,这种吉时还有意义吗?这种“福荫”岂不成了变相的反讽吗?

  弥留之际的小婷,会在想些什么?是对好心人的感恩、对父亲的眷恋,还是对生母不来探望的困惑,又或是对后妈虐待自己的恨意?

  试问一句:是什么夺走了小婷的人生?  作者林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