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53岁儿科医生 因超负荷工作脑溢血病逝

15.04.2015  11:06

在医院四楼康,医生的照片还没来得及撤下

福州一家医院的儿科门诊人满为患

    又一名医生英年早逝,这次倒下的是儿科医生。14日凌晨,福州市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康强,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3岁。此事在医生圈中掀起不小的震动。

    近年来,光榕城就有数名正当年的医生倒下。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忙得没空看病或成为医生倒下的一大原因。而儿科“钱少、活多、风险大”,导致儿科医生流失大,使在岗的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更成为压垮他们健康的一大因素。

     突发脑溢血,抢救三天无效去世

    昨日,“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康强今晨病逝”的消息,在微博和微信圈内大量转发。事后,记者赶到福州市一医院采访,证实了此事。

    昨日下午,福州市一医院儿科门诊,一名家属前来找康强医生,门诊医生低声告诉他,康医生刚去世,儿科夜间急诊也停了,如果小孩生病,最好白天来看。随后,记者来到儿科病房,护士说,康医生因脑溢血过世,大家都非常惋惜。

    电话中,福州市一儿科主任严争医生告诉记者,康医生去世后,儿科的医生不够,夜间急诊只好先挪到病房,由病房医生处理。她的情绪很悲痛,不愿意多说。

    据了解,康医生是福州市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后一直从事小儿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

    记者联系了医院,相关负责人说,康医生的爱人也在医院工作,出事后,情绪很悲痛,不愿接受采访,她一直念叨着“我不好,这么好的丈夫都保不住”,让很多赶去拜祭的同事、亲友也觉得心酸。此外,康医生年过八旬的老母亲还不知道噩耗,大伙还瞒着她,为此,医院也不接受采访。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11日早上,康医生突发脑溢血,送进医院经CT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经多日抢救无效,于14日零点15分逝世。

     有时值一次班,要连上26个小时

    微信、微博中,有报料人称,康医生曾救治过许多生命垂危的新生儿。他平时工作强度很大,每3天要上一次夜班。有时有些头痛,他以为是长期睡眠不足所致,虽然每天都在医院上班,却没顾得上诊治自己的病。

    记者来到福州市一医院,4楼儿科病房和3楼新生儿科病房走廊上,还贴着康医生的照片和简介。儿科10个病房中的5个病房外,还贴着责任医生:康强。护士站护士说,康主任生前确实每3天值一次夜班。

    一名熟知康强的医生说,由于人手少,康强虽然已是主任医师,但还是要在医院值夜班,每3天一次。

    他说,康医生每次要上夜班时,从早上8点,到次日8点,且还要查房,所以一般是次日10点左右才能离开医院回家,事情多的时候有时也忙到中午。当天下午,他可以休息半天。第二天七八点再到医院上半天班,休息半天。接着又要从早八点值班到次日,周而复始。也就是说,值一次夜班,康医生至少要上26小时才能下班。就连周末,他也要到医院查房。不值夜班时,碰到危重病人的抢救,他也要从家中赶到医院。除了病房的工作,还有门诊,急诊,教学。

    附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告诉记者,脑血管瘤是颅内血管经血流冲击,局部血管壁变薄,逐渐膨出的气球状瘤,被称作“一颗埋藏在脑中的不定时炸弹”。血管瘤可能是原发的,但压力大、疲劳等因素很可能导致血管瘤破裂。但福州市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说,脑血管瘤可能是先天性的,恰好50多岁是高发期,不一定与工作压力大有关。

     调查

    儿科医生紧缺,活多、风险大

    在医疗圈,很多同行惊讶于康强已是主任医师,却还要在医院值二线班。按理说,一般这个级别的医生,只要在家“待呼”,碰到危重病人抢救才赶到医院。

    “儿科医生奇缺,缺一就垮。”上述熟知康强的医生说,近10年来,医院走了近10个儿科医生,有的转岗,有的辞职,有的调动。如今市一儿科43张病床,新生儿科40张左右的床位,都由十几名儿科医生负责,其中还有几名是见习医生(需时不时到其他科室轮转学习)。已经超负荷运转,少一个医生,都匀不过来。所以这次康主任走了,只好把儿科夜间急诊停了。

    医院缺人,但儿科更缺。业内概括儿科的工作“钱少、活多、风险大”。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刘光华说,婴幼儿爱哭闹,无法准确表述病情;儿科病情变化大,风险高;但儿科医生待遇不高,病人又多;很多医生不愿意到儿科,导致福建儿科的诊疗水平在全国偏低。

    “儿科医生上班甚至水都不敢多喝,怕没时间上厕所。”刘光华说,最多时,他一天要看上百个患儿,忙到晚上7点多才下班。

    节假日更没时间陪家人,大多在医院加班。基本上所有的儿科医生都是“白+黑”“5+2”。

    省立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滔说,医生不仅体累,如今的医闹、伤医事件让医生心累。尤其是儿科变症快,儿科医生特别害怕一些不可预期情况下家属的不理解,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数名医生倒下,或与劳累有关

    就在三天前(4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大连教授猝死,年仅48岁。逝世当天上午,他还赶到医院查看手术的病人。而在福州,除了康医生的病逝,这些年,还有数名正当年的医生倒下,或与积劳成疾有关。

    去年4月8日凌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一名年仅31岁的骨科医生在家中猝死。同事们猜测该医生猝死,是平时劳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当时这名医生作为住院总医师,1周休息1天,剩下的6天都要在一线值班,24小时待命。

    2013年12月7日,省立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关瑞锦因癌症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3岁。同事回忆说,关瑞锦生前偶尔会说胃不舒服,但因工作忙,一直没去详细检查,等发现胃癌时,已广泛转移。

    2011年11月,福州市一医院一名35岁急诊科医生突发心脏病猝死。该医院医生称,压力长期积累超出人体所能承受范围,就容易出现心脏骤停、心肌梗塞等猝死的意外。

    中国人平均寿命72岁。30~60岁还处在医生职业的黄金期,但却有一个又一个正当年的医生倒下,给医生的健康敲响了警钟。中国医师协会曾发布2013年《中国医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医生健康状况评估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为54%,处于疾病状态者为9%。26%的受访者每天工作10个小时至12个小时。48.05%的受访医生感觉“非常累”。

     呼吁 制定全省儿科人才的培养规划

    省妇幼保健院的刘光华建议,应制定全省儿科人才的培养规划,鼓励更多医生从事儿科工作;从医改层面,向弱势的儿科、产科、精神科、康复科倾斜,从政策上支持医院工作的长远发展,比如增加奖金分配;增加宣传、沟通,让更多患儿的家属了解医生的辛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给医生减压。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罗助荣建议,医院应该强制医生体检,强制医生休假,呼吁全社会关爱医生。

    (章微/文 毛朝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