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老师邱桂英:因为爱,让我坚守大山
福建新闻网连城9月5日电 (黄水林 张金川)她视生如子,被人们称为“留守儿童”的呵护者;她扎根山村,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8年,被人们称为“学生第一”的坚守者;她治教严谨,几十年如一日,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取得丰硕成果,被称为“耕读文化”的践行者。
她就是福建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推荐对象、连城县宣和乡升星小学的邱桂英老师。
5日,我们来到大山脚下的升星小学,见到邱桂英老师时,她正手把手的辅导学生练字、解题。
“留守儿童”的呵护者
升星村经济不发达,农民除了种地之外,挣钱的机会少。许多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这些学生生活习惯差,性格孤僻,成绩普遍较差。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
邱老师把离校20多里的吴书宇、吴镕清等接到学校常年住宿。一个冬天的夜晚,吴书宇半夜突然发高烧,难受得嚎啕大哭。邱老师背起书宇来到村医疗点诊治,她一直在医疗点陪着打点滴到天亮。
紫林教学点转入的吴春祥因为父亲病故,母亲体弱多病,家庭极其贫困,无法继续上学。邱老师立刻进行家访,做通家长工作,接春祥回校上课,邱老师让他同自己一起吃住,主动承担起这个学生上学所有的费用。20多年来,她先后资助贫困学生100多位,资金约3万多元。
“学生第一”的坚守者
“她爱学生胜过自己和孩子。”说起邱老师,家长们都这样夸道。
升星小学地处偏远山村,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利。学校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买菜还得到6里之外。由于长时间不辞劳苦的工作,疾病在悄悄地侵蚀着邱老师的身体,她的丈夫也曾多次劝她去医院检查,但她总是说没关系,等学期结束再说。邱老师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如期完成学业,竟耽误了身体宝贵的治疗时间。2012年3月体检时,发现她患上子宫肌瘤,肌瘤体积是6.1×4.8厘米,当时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摘除。但邱老师担心动手术要一段时间,会耽误学生学习,就拖到暑假才到龙岩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经检查肌瘤已增大至10×7.2厘米,无奈做了子宫全切手术。虽然自己的孩子在远在城里读高中,学业非常紧张,她却没能真正进城陪过孩子一天。
条件这么艰苦,邱老师也曾经动摇过,想到中心小学教书;凭她的实力,完全可以通过“进城考试”调到城里工作。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最终选择留在升星村小呢?升星村的人们,永远也忘不了这样的一幕:2002年9月,宣和中心小学发下调令,把邱老师调到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当她的学生听到邱老师调走的消息,纷纷到邱老师的房间,依依不舍地叫着、喊着:“邱老师,你不要走!邱老师,你不要走!”多位家长闻讯赶到学校,挽留邱老师,建议送调令的中小校长收回调令,否则邱老师调到哪儿,学生也转到哪儿。那一刻,邱老师被深深地震撼了。她含着热泪,接过调令,当着学生家长的面撕掉;也就在那一刻,邱老师深深地知道:她这一辈子,再也离不开这些山区的孩子;她这一辈子,再也离不开为之付出青春的农村小学。
“耕读文化”的践行者
在邱老师身上,我们感受到“耕读文化”对她的影响。
她长期承担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历届教学成绩居全乡前茅。邱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无偿辅导学困生,一题一题耐心地辅导他们完成每天作业,进行补缺补漏。有时甚至牺牲晚上休息时间,到学生家里辅导。
邱老师深深知道,教书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她常常在工作之余阅读教育书刊,撰写教育随笔。由于她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修养,撰写的论文多篇在各级获奖和CN期刊中发表,指导学生也收获颇丰。邱老师积极还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是市级课题《传承耕读文化营造客家书香》;县级课题《走进古民居走进客家文化》的核心成员。
邱老师常说:“教学生学会学习是一条腿走路,再教他们学会独立生活是两条腿走路。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为了探索、践行“耕读文化”,她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内宿生在学校蔬菜种植基地亲自实践种菜,手把手地教他们锄地、种菜、浇菜、施肥。点拨他们尝试着洗菜、切菜、煮菜。他们吃到自己种、自己煮的菜,觉得特别香、特别甜,从而让学生不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邱老师对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和辉煌业绩,邱桂英老师多次获得县“优秀教师”称号,成为连城县唯一在农村完小任教的“龙岩市名教师”,还先后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班主任”、“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