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山:有哪些父母愿去“戒网瘾学校”?

17.06.2014  13:02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问题的折射,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父母反躬自省、和孩子一起面对,而不是稀里糊涂找个机构,企图一劳永逸地让孩子脱胎换骨。

  据报道,近日,在郑州搏强新观念生活培训学校里,数小时“加训”之后,一位19岁女孩死亡,一位14岁女孩受轻伤。这所自称为“问题少年中原教育第一品牌”的学校,在有些家长心中是让孩子改头换面的好学校。目前,搏强学校涉事的五名老师已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因管理混乱,该校也被撤销了办学资质。

  父母将这两名少女送入培训学校,本是为了戒“网瘾”,可面对着一死一伤的悲惨结局,不知道他们作何感想?老师和学校毫无疑问将为此付出法律代价,我们也很同情陷于哀伤情境的父母,但不得不追问的是,这类“网瘾学校”早就恶名远扬,为什么还有众多父母铤而走险,将亲生孩子送入“虎口”?

  悲剧之后,当地教育部门回应,此前从未接到过家长对该校的不满举报。也就是说,很多家长认同该校所采取的封闭式管理、体罚等堪称变态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暴力治疗”、以摧残青少年身心的方式来“矫正”所谓不良习惯,是这类学校的通用手段。过去几年,媒体多次报道类似学校令人震惊的“治疗网瘾”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针灸、军事化训练、野外夏令营、洗脑训练甚至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