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旮旯里养石蛙 好养价高销路畅-图
黄建平在种蛙池里捞卵
山上丛林茂密,山涧溪水清澈。沿着弯弯的山路,约行十几里路,三十多座平房映入眼帘。这里是浦城县鑫鑫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石蛙养殖基地。
“我们的石蛙养殖基地创建于2010年,占地9000多平方米,现有32间养殖房,分别用来养殖种蛙、蛙卵、蝌蚪、幼蛙和青年蛙等不同成长阶段的石蛙。”昨日,陈冬兴说。
陈冬兴是合作社的创办人之一,曾在上海开超市,有房有车。他发现上海人喜欢吃石蛙,石蛙在当地的市场价格在每公斤400元左右。“养石蛙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老家浦城水北不正是这样一处宝地吗?”陈冬兴把这个想法与几位在上海经商的老乡一说,几人一拍即合。2010年,他们盘掉生意,返乡兴业,投入400多万元,创立了浦城县鑫鑫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养殖房内,分布着一个个小水池,成群的蝌蚪在水池里自由地游着。水池的水来源于山泉,中间铺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一簇簇兰花生长在水池周边。“石蛙喜清、凉、静、暗,生长周期长、天敌多、养殖难。”陈冬兴说,刚开始养殖时,因为对石蛙的习性缺乏了解,所以第一批小蝌蚪在脱尾过程中就全部病死了。
“只有成活率提高了,规模养殖才能成为可能,我们的养殖基地才能生存下去。”另一名股东黄建平正在种蛙池里捞蛙卵,谈起怎样攻克石蛙成活率低的难题时,感触良多。石蛙由蝌蚪变成幼蛙过程被称为“变态期”。刚变态的小蛙不能及时登陆上岸,就会摔回蛙池受伤或呛水死亡。为此,他们先后多次到浙江衢州、福建龙岩等地学习养殖技术。经过一年的摸索,终于稳定了石蛙的成活率。
去年5月27日,养殖基地获福建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如今石蛙的成活率已从最初的三成提高到八成以上,成品石蛙存栏量达10多万只,去年销售额近48万元,今年预计可销售石蛙5吨,产值可达120多万元。
☉左贤斌 柳志勇 廖灵燕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