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洑口山寨村着手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2.05.2017  14:38
  •   始建于1848年的祥福堂,部分保留了闽南建筑风格。

      福州新闻网5月12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雷岩平 陈木易 文/摄)海拔903米的莲花岐山上,有个小村叫山寨村,它是永泰最偏远的乡村之一,到福州市区的车程达131公里。村里有50多座古民居,其中10座始建于明清。如今,洑口乡山寨村常住人员只有181名。然而,他们正努力把这个小村打造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深山小村   藏50多座古民居

      10日下午,记者一行沿盘山公路驱车来到洑口乡山寨村。这里的房屋沿山坳依势而建,屋与屋之间皆以青石台阶相连,村落空间错落有致,呈合抱之势。

      村支书黄尊沐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除了建了一座现代建筑,这里的人就不再盖新的房子了。”村里的祖先于明嘉靖年间定居于此,现如今村里仍保留着50多座古民居。

      灰瓦屋顶、立石架木、吊脚楼、外挑台,这些民居的山区聚落特征十分鲜明。其中祥福堂、余庆堂等10座民居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区域面积有1万平方米,十分罕见。

      始建于1848年的祥福堂,历时12年建成,建筑面积达2842平方米,内为穿斗式木结构,一部分的外墙还延续闽南地区传统的红砖风格。

      由于当时匪患严重,建筑也兼具防御功能,老宅的西南角有座独立的铳楼。

      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余庆堂建筑面积3071平方米,是山寨村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民居。房屋的主人16岁中了秀才,之后因武举未中便下海经商。

      在他未成家之前,便号召自己的宗族兄弟共建宅院,建成后分配给族亲居住。

  •   村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余庆堂。

      支持公益   传承“山寨精神

      村主任黄双权说,以长工身份迁徙至此的山寨村人,目前只有黄姓一族仍在繁衍生息,勤劳节俭、积德行善的精神被传承至今,大家称之为“山寨精神”。

      1970年,村里计划开建一座新的教学楼。村民们说干就干,会木工的主动上山砍树,会做瓦片的主动加入烧青瓦的大军中。不在乎给多少工分,只要有空闲,就有村民前来帮忙。

      第二年,一栋建筑面积380多平方米,2层高,有16间教室的教学楼建成。“那段激情燃烧、撸起袖子就开干的岁月,真让人难忘。”黄尊沐说。

      去年为了美丽乡村建设,村里计划拆除267座旱厕。因为补贴资金不足,每户至少要自掏2000元建环保厕所,这对贫困的村民而言,是个大难题。经村干部解释,新建环保厕所得到村民的支持。

      自己动手   让家园重现生机

      因海拔高、土地贫瘠和枯水期长等因素,这里的人口不断外流,如今常住在村里的只有181人。

      山寨村是福州文化、闽南文化和莆仙文化的汇集之地,为努力复兴这里旧日的荣光,黄尊沐正带着5名年轻的村干部努力。

      黄尊沐告诉记者,全村建筑风貌保存完好,风貌协调率达95%以上。同时,村里还有明代的古驿道、千年红豆杉等,这些为打造“美丽山寨”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旱厕被逐一拆除、4公里村道绿化带接受立体改造……山寨村正按照“旅游+文化+休闲路线,打造‘宜居宜游’的传统村落”的方向前进。

      记者在村里看到,青瓦青砖、木梁木门为主的环保厕所复古风十足。漫步村道,绿化带里的山茶花、黄花菜等让人眼前一亮。

      记者发现,改造施工几乎靠村民们动手。黄尊沐解释说,村民们希望用自己的双手让家园重新焕发生机。目前,他们正在着手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