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四平戏:源自大山深处的千古绝唱

02.07.2015  16:53

   宁德网消息(张尚瑶 张川闽 文/图) “啊唉,小校,方才妇人家说道,有夫不能依靠,有子不能奉亲,这等看起来……”6月1日,屏南县体育中心,一大早,锣鼓喧天敲起来,高亢音乐响起来,来自山旮旯的女艺人陈秀雨声情并茂演唱着四平戏传统剧目《白兔记》《包公判》《中三元》《黄飞虎反五关》。这些传统唱腔,作为珍贵资料现场录制保存下来。而闻风而至的游客和纷至沓来的乡亲们,更是免费享受了一场难得的视听盛宴,饱餐了一顿戏曲文化大餐。

  “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 闽东北民间流传着这句民谣,道出了屏南民间戏曲的历史状况与广泛影响。

  而源自大山深处千古绝唱、“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美誉的屏南四平戏,作为独立戏种,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年后,陈秀雨、陈大并一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陈玉光、陈官铁和陈锦蜜等15人分别入选省级、县级非遗传承人。

  “四平戏是祖宗戏,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71岁的女艺人陈秀雨世居“戏窝子”龙潭村,14岁师从村里最有名的老艺人陈元雪、陈官瓦、陈官企学戏,16岁登台表演,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一直恪守着这个信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活了一方文化。戏曲需要区域环境、区域文化来承载。然而,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戏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四平戏如何进行“活态”传承?抢救路上如何突破重围?一道道难题摆在面前。

   绝唱:古韵悠悠四平戏

  陆则起,土生土长的民俗专家、屏南县文体局副局长,曾长期从事戏曲的挖掘、传承、保护工作,对戏曲情有独钟,对四平戏更是了然于胸。

  “四平戏古称‘四平腔’,又叫‘庶民戏’‘赐民戏’,源于明代‘稍变弋阳’的四平腔。明万历年间,四平腔在我国南方风行一时,明末从江西、浙江传入屏南。”陆则起感叹说:“随着时光流逝,四平腔与其它剧种融合而逐渐消失,而龙潭四平戏,因地处偏僻,加上是祖宗戏,才得以存在至今。1981年龙潭四平戏被发现后,被戏曲界称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明代四平腔的遗响’。”

  俗谚称:“龙潭村的鸡牳都会唱四平。”据记载,陈姓落堂龙潭时为傅姓佃户,陈氏先人就到村中桥临水陈夫人神龛前祷告,求同宗的“姑婆神”陈靖姑保佑其子孙兴发,并许愿:“日后子孙昌达,永供夫人香火,每年演剧酬神,以报鸿恩。”此后,龙潭村陈姓日益兴盛,成为龙潭村唯一的望族。明天启年间,陈志显、陈志现兄弟开始学唱四平戏,年年唱戏为陈靖姑贺岁,自此四平戏在龙潭村流传起来。全村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台上演唱台下众和。

  不满足于宗族内的四平戏演唱,清雍正九年(1731年),龙潭村人开始购置戏衣、行头,筹建四平戏班,并于乾隆年间打出班名“开祥云”。其后有“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新和顺”等班社。民国时期,出现了以创办人命名的元华班、元雪班。 “最负盛名的‘棰仔班’,有统一服装,有打前站的,有定戏的,演员个个身怀绝技,演出道具都是真刀真枪,最远到江西、浙江一带演出。”陆则起说。

  而龙潭村,一直沿袭着古朴遗风:孩子们每年二月初二开始学戏,六月二十四彩排,八月二十三出艺,九月九秋收外出演出,第二年春耕时节回来。

  龙潭四平戏有严格的班规和习俗,父传子,传媳不传女。“我是村里第一批学唱戏的女孩子,赶上了好时代。”陈秀雨说。1958年,龙潭村的四平戏班开始招收女学员,陈秀雨和其他几个女孩子最终成了龙潭村学习四平戏的首批女艺人。

  “需要就是存在的理由。”陆则起解开了四平戏在龙潭村存在、流传、发展的缘由。“一是祖宗戏,出于宗族祭祀的需要。二是当时戏班少,不容易请,不如自己学。三是各个戏班出现大师级人才,大师们在各戏班中互相教戏,演员互相搭班,剧本互为师傅。”

  “当时,四平戏在屏南盛极一时。”陆则起说,小小的屏南县,有25个村唱四平戏,演员有数百人之多,有的戏班甚至可以演70多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