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八旬老人“捣腾”屋顶生态菜园 种出多项国家专利

15.07.2014  11:56
  七月的福州炎热难耐。在晋安区新店镇西园村,水泥楼房高低错落,其中一栋的屋顶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这里是夏智汛老人的屋顶菜园。在这90平方米的地方,他已成功种植过29个果蔬品种,供应着一大家子11口人的常年蔬菜。老人今年80大寿,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夏老伯”。

  夏老伯原籍湖北麻城,毕业于华中农大,并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退休近20年来,夏老伯舍不得丢掉自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土地和果蔬,于是就变着花样,在自家建成的楼房顶上,“捣腾”出了屋顶生态菜园。

  土壤厚度是屋顶种植的最大难题。“我通过八九年的试验,发现只要水肥配合得当,像空心菜这些嫩叶菜,5厘米的土层就能长得很好。而瓜、辣椒、茄子等,则需要8到12厘米的土层。”夏老伯说。

  为了保护土壤并吃上有机蔬菜,夏老伯研制了粪尿密封无害化处理工艺,把菜地里的枯藤菜叶收进密闭的塑料桶,配制成环保酵素,制作环保肥料。此外,夏老伯还应用了微喷、滴灌以及暗流灌等3种灌溉方法,让屋顶菜园“喝最少的水,长最好的菜”。“夏老伯灌溉菜园的水,基本上来自他自己设计的雨水收集器。每次下雨都收集起来,这些水大致就可以满足需求了。”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理事柯文沣介绍说。

  每次收完蔬菜瓜果,夏老伯还会让老伴称重记录,然后换算成亩产量,以证实自己专利技术的可行性。“我种的茄子一个礼拜收一次,换算下来亩产960公斤,产量很可观。”夏老伯笑着说。

  夏老伯更自豪的是,他的喷滴灌水施肥装置、空心园台底节水花盆、蓄水排水种植畦、少土栽培种植畦暗流灌水装置等4项技术已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另外,他的少土栽培塑料管材五保种植畦发明专利技术也已处在公示审查阶段。

  (付敏    陈旺)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