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感动莆田“十佳善邻”谢亚顺小记

18.06.2014  14:09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城厢区龙桥街道兴安社区,只要提起谢亚顺,居民们就会对这位好邻居大加赞赏。
   组建文艺队,开展社区文化宣传活动;走访街坊邻里,摸清社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当起网吧监督员,到网吧查“小网虫”……这位今年72岁、前不久荣膺首届感动莆田“十佳善邻”的老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可她从不觉得累和麻烦。她说:“我女儿也常劝我不要这么奔忙,可是我闲不住,大伙的事就是我的事,能帮上大家的忙,我精神就好。”
  1992年,她从莆田电信分公司退休后返聘原单位上班,发挥余热7年整。2003年至今,她融入兴安社区再作奉献:任兴安社区计生会长11年,兼任老年人协会会长6年,2011年被评为福建省“十佳巾帼志愿者”和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居民有什么事,就找谢亚顺老人,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他们说,有谢亚顺在,心里有底。
  善待邻里付真心。谢亚顺老人闲不住,做好事、做善事,见诸日常。邻居黄奶奶的孙儿下身被开水烫伤,不知所措,谢亚顺老人主动帮助叫车,协助护送到医院急救,直到孩子父母来了才离开。年轻妈妈林某,丈夫跑车在外,女儿半夜三更发高烧,焦急万分。谢亚顺老人和丈夫冒着寒风抱着小孩送往医院救治。巷道里夫妻吵架的、婆媳不睦的、母子闹矛盾的,谢亚顺老人都会一次次地耐心劝说、开导调解。老人还经常组织老年志愿者,一起上门为空巢、病残的老人服务,帮助打扫卫生,收拾屋子,和老人唠家常。她常说:“都是老人,说起话来也很投缘,大家都很开心。”她自己和三个女儿平时也不生活在一起,节假日孩子们回家看望老人时,经常见不着人,因为谢亚顺和老伴都在忙着为社区服务。
  助人为乐施善心。平日里,谢亚顺老人还是社区里的“赤脚医生”。小孩长疔、咳嗽,老人家风湿、痢疾等,常常会来找她开个方子。由于自小就对中草药感兴趣,2000年上了老年大学以后,她除了学习相关的课程之外,经常在家研究、考证一些民间传统疗法。她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积极收集单方、妙方,巧妙用云南白药、木芙蓉、车前草等中草药治病,既治好了自己几十年的顽疾,也治好了好多病痛者,还不厌不烦耐心“传经送宝”。有一次,获悉社区有位老太太常有尿血、尿痛症状后,谢亚顺老人就到附近的山上去采车前草,让老太太煎煮服用。方阿姨的妹妹脊柱增生,本准备手术治疗,是谢亚顺老人用自己的办法治好了,既不花钱,又免除手术之苦痛,而且至今无复发。邻居郑女士也十分感激谢亚顺老人,是老人介绍一种中成药,治好了剧烈头痛的毛病。社区93岁的李老太太病危时,谢亚顺老人多次为李老寻找偏方草药,解除病痛。谢亚顺老人学以致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
  践行美德用诚心。谢亚顺老人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她热心服务社区、服务邻里群众,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她给计生困难户陈某送温暖慰问外,还和居委会干部一起出资扶持。林某单亲,大兄离婚,儿子残疾,一家三代四口无房,谢亚顺老人为其智障儿入学操心,出面联系就读问题;其女儿考入大学时,老人又捐资200元鼓励她积极深造。高寿老李病故,谢亚顺以敬重之举送去祭品费。这些年来,谢亚顺老人总是从小事做起,为构建和谐社区和邻里关系做好每一件事。不少社区干部民说,她是热心人、好心人。
  投身公益献热心。退休22年,谢亚顺老人融入社区,带领老年团队,为老年群体服务,为计生国策做好宣传工作,协助社区“两委”搞好社会性工作。如今,她身兼兴安社区老协会会长、计生协会会长、专职助老服务志愿者、网吧监督员和文化协管员等职,以一颗赤忱的热心,凝聚爱、传递爱、奉献爱,在平凡的生活中贡献力量,赢得了居民赞誉!她说,现在自己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几个孩子也都成家立业了,能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是一种很幸福、很充实的晚年生活。 (易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