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有“三度” 改出发展“加速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福建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福建省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经过几年的深耕细作,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一个个改革红利“遍地开花”,不仅有力度、有温度,更有深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一幅“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
有力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决扛起改革责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深改委(组)共召开会议54次,审议改革文件方案134个,听取改革情况汇报30次。一个个举措、一项项成果,推动福建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在新起点上实现了新突破。
改革就像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需要领航者,乘风破浪,奋勇直前。省委始终对标党中央要求,紧跟党中央步伐,严格按照党中央部署谋划落实改革,确保福建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特别是每到福建改革事业的关键时刻,省委均通过全会形式统一全省思想和行动。
2013年11月召开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富有创造力、充满活力的先行省份作出部署安排。
2018年12月召开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精神,提出打造“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综合改革试验田、对外开放新高地、对台合作先行区、生态文明先导区”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目标。
2019年5月召开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六个新突破”目标任务。
2019年12月召开省委十届九次全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新时代新福建治理现代化。
2020年8月召开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全面部署。
压实责任勇担当,齐心协力促改革。省委主要领导始终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带头做到“四个亲自”,对重大改革任务牵头抓、带头干,今年以来主持召开多场专题会议,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逐一分析梳理,打通堵点断点,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各位省委深改委委员对分管领域改革全程过问、全程负责、全程落实,确保改革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发挥带头人、领头羊作用,争当改革“实干家”“促进派”,引领带动全省形成“改革戏大家唱”的浓厚氛围。
改革是一个依次推开的渐进过程,把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在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提出建立的问题导向、经验复制推广和改革推进落实的“三个机制”,着力打通改革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在坚持问题导向方面,建立问题清单并作为制定改革工作要点和重点突破事项的依据,实行动态管理和对账销号机制,以改革促进问题解决。 在经验复制推广方面,健全改革典型发现培育、完善提升和复制推广机制,深入挖掘、及时总结提升创新举措、特色做法,成果成熟一项推广一项。改革创新经验做法有38期被中央改革办采登,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列。 在经验复制推广方面,健全改革典型发现培育、完善提升和复制推广机制,深入挖掘、及时总结提升创新举措、特色做法,成果成熟一项推广一项。改革创新经验做法有38期被中央改革办采登,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列。
基层成了创新的沃土,各地改革创新热情高昂,推出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打造了一批响当当、有特色、群众认可的改革“名片”:福州创新水系综合治理机制,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厦门开展“降成本、优环境”行动,营商环境竞争力在2019年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评价中排名全国第二;漳州加快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探索形成“生态+高效外向型”农业“一县一模式”;泉州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市场主体突破80万户;莆田构建流域生态水网体系,水质功能实现100%达标;南平探索“生态银行”“武夷品牌”“水美经济”三大创新,选准做优“七大绿色产业”;龙岩创新打造e龙岩“掌上政务”集成模式,以数字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宁德创新招商工作机制,一大批“金娃娃”项目相继落地;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提质增速,对台交流、产业培育、生态优化取得新成效。
有温度:释放红利,让改革惠及更多民生
群众话有处说、理有处讲、人有处找、事有处办;党员干部广泛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办实事,解难题。福州军门社区创立的“13335”工作法解决社区居民遇到的“疑难杂症”,入选“2019中国改革年度十佳案例”,这是福建深化改革惠及民生的一个写照。民之所呼,改革所向。在轰轰烈烈的改革背后,带着有温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人民福祉。随着我省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民生红利密集释放,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浓缩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大礼包”,惠及千家万户。
老百姓获得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枫桥经验”福建化工作机制在全国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平安建设绩效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群众安全感率达98.9%,创历史新高。2018、2019年度,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获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
孩子们享有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区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实现全覆盖,“小升初”等多校划片招生改革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成效凸显,“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等问题得到缓解。高考综合改革稳步实施,“双一流”建设持续加快,高校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人民群众得到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提高到123元、高出国家标准35元,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措施被中央农办推广全国,福州东部片区成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长效机制,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宁德模式”成为全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典范。
有深度:攻坚克难,推动各项改革走深走实
看着手中拿到的“房票”,沙县夏茂镇松林村村民姜承草很是欣喜,他在老家闲置农房折成了“房票”后,由一家旅游公司收储,开发漂流项目。3年合约期后,姜承草可总计获得3.6万元收入。
沙县是我省第一批省级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之一,今年,该县通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做活林票、地票、房票“三票制”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深化改革,从来不是一路高歌的坦途,福建把改革的刀刃向内,聚焦重点难点及“卡脖子”瓶颈,朝着难点上,向着深处改,探索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有分量的改革品牌,为全国改革提供了“福建经验”。
面对“层级权限不足、政策资源不匹配,改革的整体效果打折扣”等改革中面临的问题,2019年,我省确定福清、集美、晋江、沙县4地作为第一批省级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开展原创性、差异化改革实践。今年,结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组织实施20个重点突破事项。
创办一家公司,多久能开业?福清从企业登记、刻印公章到申领发票,全流程仅需1.5个工作日。今年以来,该市打出优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组合拳”,全力护航市场主体发展,新培育市场主体10048户,引进109个、总投资1065亿元项目。
福清,是全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对标国际先进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占比超过90%,福建已成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健全围绕产业引才聚才的制度机制,分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打造政企直通车、“闽政通”APP等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努力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政府透明度连续多年居全国省级政府前列。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创新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一项项深化改革举措掷地有声,点燃了经济发展的“星星之火”,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強劲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台阶,2019年经济总量突破4.2万亿元、列全国第8,人均10.7万元、列全国第五。
“多区叠加”是福建的优势所在。我省以厦门经济特区、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等平台载体为抓手,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强省。自贸区累计推出16批446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81项、对台98项,40项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发挥了深化改革“试验田”作用,将“良种”播向了全国。
同时,我省还强化海丝核心区在“一带一路”中战略通道地位,推进实施丝路海运、丝路飞翔等八大工程,台闽欧班列发运730列、通达30多个欧亚大陆城市。福州、厦门、泉州、莆田、漳州、龙岩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石狮服装城获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善弈者谋局。福建站在“全省一盘棋”的高度,创新提出以福州都市区和厦漳泉都市区建设为引擎,加快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的发展战略,一批批协同项目纷纷落地建设:全省快速铁路环线闭合,厦门新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石化等产业链合作深度拓展,闽江、九龙江等重点跨市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
医疗是老百姓的心头大事,医改被认为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省全力攻坚,推动“三医联动”向“全联”“深动”迈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2019年11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门发文向全国推广福建和三明医改经验。同时,大力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工程,加强基层中医馆和名医名药名科名院建设,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医疗“创双高”,福州滨海新城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建设单位。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疾控中心综合改革试点,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福建,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景象已成常态,受到八方来客的点赞。作为国家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我省紧盯制度创新,深入探索实践,构建“三个一”GEP核算体系,建立绿色目标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等,共有22项制度成果向全国推广。2019年,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全国生态文明指数,福建排名第一,成为了全国生态的“优等生”。
如何记住乡愁?文化是最独特、最有生命力的载体。我省坚持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福建文化“根”与“魂”的高度,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决议,深入实施三明万寿岩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打造革命文物、海丝文物等文物保护品牌,加大武夷山、福建土楼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动鼓浪屿成功申遗,成为全国唯一入选人类非遗名录全序列的省份。
福建地处对台前沿,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肩负重大责任、重要使命,围绕“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做好“通”“惠”“情”促融文章,结下累累硕果:新设台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台资额保持全国前列,获批“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厦门集美创新两岸研学旅行模式,获国台办授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全国率先设立台资独资医院、诊所、幼儿园、台资经纪公司、律师事务所……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趁东风马蹄急。今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福建将坚定不移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打通创新链、强化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交出一份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