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总结琴岛电瓶车"三宗罪" 部门:整治计划制定中

27.05.2014  17:31
居民总结琴岛电瓶车"三宗罪" 部门:整治计划制定中 - 福建之窗
来源: xm.fjsen.com

   电瓶车“三宗罪”

   高速行驶

   大鸣喇叭

   不礼让行人

  鼓浪屿电瓶车。(资料图/陈立新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袁舒琪)在鼓浪屿老居民谢达先的记忆中,从前的鼓浪屿处处只闻琴声,人人步行,一片安谧。

  反观如今,飞驰而过的电瓶车在岛上的大街小巷穿梭,行人避之唯恐不及,喇叭声不绝于耳。破坏鼓浪屿的“宁静”,还带来安全隐患。

  不过,谢达先与其他居民对电瓶车的怨声,或许不会持续太久了。相关部门近日表示,电瓶车整治计划已被提上议程,相关规划方案也正在加紧制定之中。

  【事件】

   电瓶车喇叭催道

   游客摔入隧道排水沟

  周小姐是来自上海的游客,原本充满期待的鼓浪屿之行,却在一上岛便被电瓶车打破。

  事情发生在19日上午。从内厝澳码头登上鼓浪屿的周小姐一行,要穿过鼓声洞前往日光岩等景点游览。这时的鼓声洞还没有开灯,洞内漆黑一片,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往前走了两三米,周小姐和朋友商量着准备用手机照明,身后却响起了急促的喇叭声。

  “洞内太黑,我们只知道有电瓶车在催我们让道,且喇叭声在洞里回声很大,我们赶紧往侧边移动。”一时心急,周小姐没发现鼓声洞两侧的排水沟,脚一歪,伴随着一声尖叫,重重地摔进了排水沟中。

  周小姐脸部被粗糙的水泥地划出了几道血痕,鼻部和嘴唇也都磕破,不断流血。附近行人见状,纷纷上前搀扶,可身为“罪魁祸首”的电瓶车却扬长而去。周小姐感到十分愤怒:“明知洞里这么黑,还按喇叭催人让道,鼓浪屿电瓶车行驶如此不规范,无形中伤害了这个美丽小岛的形象。”

  【呼声】

   整治电瓶车“三宗罪”

   居民希望琴岛回归静谧

  事实上,不单是周小姐,岛上居民对电瓶车的诟病由来已久。高速行驶、大鸣喇叭、不礼让行人,是居民为鼓浪屿电瓶车总结的“三宗罪”。

  记者在岛上频频目击这样的场景:游人如织的人潮之中,几部游览电瓶车依旧在其中快速穿梭,一旦有人“挡道”,电瓶车就会鸣按喇叭示意行人让开。由于车速本就不慢,遇到转弯、下坡时更快,不光行人避之唯恐不及,连坐在电瓶车上的人都会被惊出一身冷汗。

  鼓浪屿的道路普遍不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瓶车的行驶条件,但岛上电瓶车依旧“我行我素”,无疑埋下了安全隐患。居民张先生住在港仔后附近,他的回家之路正好与游览车线路重合,“现在走在路上都提心吊胆的,老担心身后或者前面转角处突然窜出一辆电瓶车。” 对于电瓶车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张先生深有体会。

  还有更多居民怀念从前“无车岛”的宁静。在居民黄女士看来,“静”是鼓浪屿的气质所在,艺术氛围、人文气息皆在“静”中体现。她希望,不绝于耳的电瓶车喇叭声能够在岛上消弭,回归琴岛的静谧。

  【回应】

   整治方案与规划 正在制定中

  岛上电瓶车乱象让居民和游客不堪其扰,好在,岛上的电瓶车乱象或将成为历史。记者昨日获悉,鼓浪屿整治提升中,电瓶车的整治计划已被提上日程,相关方案与规划也已在制定当中。

  据了解,对电瓶车的整治计划,未来主要将有三个思考方向,首先是对电瓶车行驶线路进行重新规划,改变以往电瓶车胡乱穿行的现象。其次,严格控制鼓浪屿岛上电瓶车数量,未来,除了减少游览电瓶车数量之外,还可能取消其余部门的用车,以便统一管理。另外,电瓶车上路的条件也将重新制定,明确审批主体和管理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