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该怎么向请教修行问题?

04.09.2014  20:29


资料图(来自网络)

:为什么很多在家居士都不太敢去请教法师呢?这一点和其他宗教差别比较明显。可能有在家居士自己的原因,但是也可能有出家法师太难接近的原因,也还有那些高深的行话术语和那些复杂的程序的原因。这种看法,请法师批评指正。 

曙祥法师开示 :这个问题,其实有大学问,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什么问题呢?教制,就是佛教教制建设。

学佛过程中有问题、有疑惑,找不到人请教、不敢找人请教,那麻烦不就来了吗?我们如何提高,如何进步?只怪自己命不好吗?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怪自己业障重,怪自己命不好了。

1、居士怎样请教修行问题

修行问题,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解决的。所以三皈依的重要意义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皈依僧”,这里的僧,不是哪一位出家师父,是一个佛教团体,是僧团,整个佛教的团体,必须是整个佛教的团体才能为你解决这个问题。

理想方案:设咨询台  解决居士问题

因为修行方面的需求,如果在每个寺院里面都设有一个咨询台,假设有一个正式文件规定寺院里必须设立咨询台,负责咨询的师父必须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你的问题是不是就可以解决了呢?那肯定能解决呀。但这样一个理想的状态,理想的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呢?不知道。

建议方案:多方参学  大胆主动请教

在目前情况下,个人想进步提高,就要胆大一点,主动多找师父,多请教师父,向其他学佛的居士沟通交流也可以。别指望有现成的服务在等待你,所以“修行在个人”。目前情况下,你就主动一点,要多方参学,佛教里的这个参学呀,就是多方走动,寻师访友,饱参饱学,多方请教,很重要。

教制方案:正面扩散  融入佛教团体

再扩大一点,回到佛教的教制建设上来。这个谈一谈,有没有作用?也许只有几个人听到,作用不大。但是如果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然后大家都进行呼吁,把你们的困难、需求搜集在一起,现在微信微博大家都有发言权了,大家同声发出呼吁的时候,就可以让别人看到众生有这个需求,佛教的团体、寺庙,都看到这个需求,难道不会想一想解决的办法吗?所以,为了自己和其他人以后的学佛,我们应该把这些困难、需求,通过自己的各种渠道,开始散发出去。

我们要记得,别去散发那些没用的负面消息,我们只解决问题,别去谴责谁,也不去抱怨谁,我们要向前看,把自己的困难、需求说出来,会有人很慈悲的来考虑如何解决的。今天,我看到有微信群里有人转发了诋毁某位讲经老法师的链接,不管这位老法师好与不好,我们都没有权利代表官方去发表评论言论,这样的消息大家以后别发了,我们只解决问题,别抱怨。

教制建设,就是僧俗二众,佛教的制度。一个教团,整个佛教,是一定要有制度的,这个制度是保证大家修行的。比如,你刚才这个疑问,如果制度规定每个寺庙都必须设有咨询台,为信众提供咨询服务,有问题在这里就能找到适当的解决,或帮助大家去解决,那这个制度定下来,是不是就能帮助大家修行提高呢,肯定可以啊。

佛教的制度怎么设置,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如果你学佛了,你就要到这个环境里这个团体里去。但是团体还在更大的环境里存在。每位居士往往最先考虑到的是自己个人的修行问题,其实你个人的修行不可能离开佛教这个团体,佛教这个团体制度建设不好的话,对你的修行也是有影响的,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但如果把制度建设好了,那对我们个人的修行帮助很大。所以我们每个人不能离开佛教这个团体。团体的事情怎么办,佛教的制度怎么设置,都和我们有很大的关系,不是佛教协会“他们的事情”,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如果你刚学佛了,你一定要到这个团体里去修呀,不是皈依以后把门一关我就成居士了就能成佛了,可能吗?你得有别人指导你,环境熏习你、熏陶你啊,在环境里才能提高呀,所以个人要到团体里来修。但是团体呢还要在更大的社会环境里存在,所以个人的修行应该怎么修?团体的修行应该怎么修?佛教的团体和社会怎么融合?怎么去打各种交道?佛教怎么在这个国家和社会长期存下去?如果有一个好的佛教的制度,也就是佛教教制建设好啦,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2、居士怎样求助佛教团体

其实,戒律也属于教制,佛教的制度。在印度的佛教,它的教制有戒律,它传到中国来以后,戒律里有的情况不适合中国的情况,那这个教制需要修改呀,这样就有了佛教的清规。

清规戒律,那是古代的。那现在教制又是什么情况呢?过去不是有“庙产兴学”,在清朝的时候,侵犯人权,侵犯佛教的权益呀,侵犯的很严重的,这样就有了一个有了全国性的佛教组织叫中国佛教会,还有一些地方的组织,来保护佛教的利益,把我们佛教徒联系起来,来保护佛教徒的利益,这是民国时的教制。

新中国建立后,佛教又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特别是文革,对佛教的摧残是比较大的,乃至对中国的其他宗教、传统文化、文物方方面面摧残很大。从佛教的角度来讲,经过文革的摧残,佛教奄奄一息了。当代的佛教,那是经过文革以后30年才发展到现在这个情况。

现在佛教30年的发展现在算是喘了一口气了,好不容易喘口气,一看现在国内外发展形势太快了,新问题又来了,市场经济,高度全球化、商业化,信息时代嘛,这些发展实际上对佛教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就需要对佛教的制度建设做出调整。有了一个好的制度还要调整的呢,何况没有一个好的制度呢,更要建设。所以我们佛教现在面临很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个很难得的发展机会。那么我们就要加强佛教的教制建设,怎么加强呢?回顾历史,针对当下的现实情况,做好佛教制度建设,这就是教制建设。

积极传播  以自媒体求助佛教团体

其实你学佛碰到的困难,不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有义务管的,佛教这个团体是有义务管你的,以后你们好多学佛的困难,尽管往佛教的团体身上推,但注意,一定不要抱怨,我们是以积极的心态,渴望的心态、祈求的心态、希望的心态,把自己的困难说出来。这样对你自己以后的修行会有帮助,会有好处,因为这些制度加强建设好了,对别人也是有帮助的,因为个人的修行离不开团体的。把自己的困难,以积极的心态集中起来、表达出来,这样还省了佛教协会的事,佛教协会如果专门去收集这些困难还要花很大的成本,大家发心把自己的困难表现出来,困难表现的多了以后,我不相信没有人帮你们解决。说不定,我还能针对个别困难提出建议呢,这不就是你达到咨询的效果、作用了。

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信,有自己的微博,有自己的博客,可以提出你们在学佛过程中的疑问、困难,向佛教团体请求帮助,难道国家对信仰难道不保护吗?不提供服务吗?问多了就会帮你解决了。

爱国爱教  以积极心态建设佛教制度

但是我还是强调一句呀,大家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不要抱怨,不要批评,尤其不要谩骂,不要侮辱。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解决众生的问题,以积极的心态建设佛教制度,建设我们国家的文化,一定要做到这样。否则你抱怨批评谩骂,纯粹是给佛教捣乱,纯粹是给国家捣乱,我不提倡,我不喜欢看到。不要说佛教的不好,不要说国家的不好,我们只是说自己的困难需要有人帮助解决,切记、切记,别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