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业厅转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规定的通知

09.09.2014  19:35
各市、县(区)林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现将《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规定〉的通知》(林护发〔2014〕102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公众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每年有不少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和罚没的野生动物需要收容救护。做好收容救护工作对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救护工作专业性、时效性强,处理不当或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野生动物伤亡,也可能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各级林业部门务必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救护体系、落实工作职责、完善设施设备,依法依规做好辖区内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收容救护体系
        各设区市要按照《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和本通知要求,设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本辖区内野生动物的救护、饲养、放生和送交工作。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可依托林业部门设立,也可采取整合社会资源的方式设立,即由林业部门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组织实施,并给予授牌。每个设区市择优确定1家具备饲养各种类群野生动物条件的单位作为收容救护机构,确有必要的,可根据整体布局和救护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不同类群动物需要,再增设机构。请各设区市抓紧落实,并将辖区内收容救护机构的单位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于8月31日前报省林业厅公布(联系单位: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电话和传真:0591-88608077)。
        三、切实落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经费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是项社会公益事业,动物的收容、饲养、救治、繁育、放归自然、调配、无害化处理等均需要资金的支持,建立稳定的投入渠道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基本保障。各级林业部门要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并积极和财政、发改等部门沟通,依法将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加大对收容救护设施设备和运行经费等的投入。
        四、严格规范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调配和处置
        野生动物经救护后适宜放生的,由县级以上林业部门实施放归自然,放归地在省外的,由市、县(区)林业部门制定方案后,上报省林业厅进行沟通协调。不适宜放生或者收容后死亡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所在地市、县(区)林业部门可提出调配建议,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五、建立健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与野外放生档案管理
        县级林业部门要建立收容救护和野外放生档案记录管理制度(格式见附件),档案保存年限不少于5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档案应分别报送省林业厅和设区市林业局,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档案由省林业厅转报国家林业局。
         
        附件: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和野外放生档案.pdf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管理规定》的通知.pdf          
         
           
         
                                                                      福建省林业厅
                                                              201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