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老乡捧回新闻摄影“奥斯卡”荷赛金奖
荷赛,被称为新闻摄影比赛的“奥斯卡”,是世界顶级奖项,多少摄影记者、摄影人心中追逐的梦想。羊年春节,我市尤溪籍摄影人蔡圣相实现了他的梦,成为了福建的骄傲、三明的骄傲……
首次参加 捧回荷赛大奖
2月12日,第58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评选结果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来自131个国家的5692名摄影记者和纪实摄影师选送了97912张参赛作品角逐这项赛事。
蔡圣相的摄影作品《牛市》(The Bull Market)获得荷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一等奖。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荷赛一等奖的福建籍摄影师,也是中国6位获奖者中唯一的业余摄影人,实现了福建摄影界在荷赛历史上零的突破。
《牛市》记录的是四川大凉山美姑县牛牛坝镇牲畜交易市场,2014年他第二次赴大凉山创作,11月14日是当地人赶集的日子,不少人把自家的牛羊赶到树林里的集市来交易,他站在彝族老乡的房顶上拍摄。
“当时已近中午时分,光线很强,我使用减光镜和三脚架,以慢速度将散落在林间的牛羊以及村民记录下来,动静结合的光影,带有强烈的现场感。”蔡圣相说,“通过影像,将彝族百姓的新生活传播出去,改变人们对大凉山荒凉破旧的看法。”
敢拼,是蔡圣相获奖的最大体会。在许多人眼里,参加国际影赛、影展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蔡圣相不论国内、国际各种影赛都积极参加,重在参与。通过参赛,学习他人的优秀作品,摄影水平进步很快。这次荷赛,他首次参加,他与指导老师林武旺一起探讨研究参赛作品,精心准备,共选出12幅单幅照片参赛,居然捧回大奖。
27年求索 练就摄影硬功
1989年,摄影还是“奢侈品”。当时,蔡圣相刚参加工作两年,他就购买了一台机械相机,机械相机对摄影技术要求很高,光圈、速度、对焦、曝光加减等,全凭手动完成。曝光不准确或胶卷安装不好,一个胶卷全报废了,半个月工资也打水漂了。
27年,对于摄影爱好,他始终如一,练就了过硬的拍摄基本功。
2012年,他参加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举办的摄影培训班,对摄影进行系统理论学习,从拍生活照、旅游照转向摄影创作。凭着一份执着,短短两年内,他在国内外众多摄影比赛中夺得多个奖项,仅2014年获得奖项40多个。
如今,面对数码相机的高度自动化,他依旧保持着手动拍摄的习惯。每年他都要制定3至4次的外出创作计划,约上几个摄影家,到贵州、四川、西藏等地拍摄不同的民俗风情。
外出创作,他一般身背2台相机,一台相机装上14-24的广角镜头,一台相机装上24-70的中焦镜头,再备一个70-200的长焦距镜头,方便随时抓拍不同场景。
“平日拍摄,从不使用自动挡,从构图到按下快门,一直以手动挡全程操作,我喜欢那种自我控制影像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心中最理想的画面记录下来。”他说。
镜头记录 留住难忘乡愁
尤溪县桂峰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蔡圣相正是这里人。
虽然身在省城工作,但每年回家,他把相机对准家乡的父老乡亲、历史文化。
5年来,他以家乡桂峰村为主题跟踪拍摄,用镜头宣传家乡,唤起人们留住乡愁,重视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
“建筑是历史的镜子,即使是人去楼空,乃至毁为废墟遗址,也往往会把历史的影子常留在人间。”在蔡圣相看来,人文、民俗和古建筑都是承载乡愁的好载体。人物名片
蔡圣相:尤溪县桂峰村人,1966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1987——1997年在三钢集团工作,1997年至今,在福州电子化工材料行业创业;1989年开始自学摄影,2012年加入福建省摄影家协会,2013年参加海峡摄影艺术学校高研班学习,仅2014年摄影作品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40多个。
新闻链接什么是荷赛奖?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奖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
荷赛是针对摄影记者和职业摄影师的比赛,省级以上会员都可以参赛,比赛不收取参赛费。
“荷赛奖”分为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分单幅、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
荷赛严拒PS,强调并鼓励摄影记者深入现场、不畏艰险的采访作风,倡导有创造性的、形象感染力强的表现手法。
1988年第31届的荷赛,新华社记者杨绍明拍摄的《退下来的邓小平》,获得新闻人物系列铜奖,实现国内荷赛奖零的突破。
专家点评
主题:关注民生话题,是荷赛关注的主题之一,作品表现大凉山当地百姓的生活状态。
形式上:利用树林的特点,竖线条构图,树与树影有条不紊,形成韵律感。
技术上:大胆创新,白天光线强,加减光镜,运用慢速度拍摄散落在林间的牛羊以及村民,动静结合,有强烈的现场感。
(蔡圣相的指导老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十佳摄影家林武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