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问题少年特别学校:有人曾坐办公桌摸校长脑袋
“特别教育” 让孩子们具备快速持久记忆力、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入校伊始,学生不能随身携带手机、游戏机,不能上网,不允许带零食,早起、早睡、练体能、军训、读书上课、一日三餐均共同遵守既定时间表安排;★ 入校六个月为一期,前三个月家长不能来探视,学生每周与家长通信一次,汇报学习情况,学员入校三个月后,家长方可与孩子联系或拨通教员手机与孩子通话;……
调查动机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虽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此类问题仍未绝迹,每每出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会让人扼腕。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成为我国青少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如何让“问题少年”摆脱心理阴影、甩掉不良陋习、养成健康心理优秀品德,是各级政府、群团组织及社会力量不断探索解决的问题。
今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江西调研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司法改革,来到赣州市第11中学。这是一所公立特殊学校,以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和不良心理、保障学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为目标。孟建柱了解校情后指出,“对这些曾经走过弯路的孩子,要坚持以爱育爱,用关怀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让他们重新回到人生正轨”。
同样,在湖北省宜昌市,也有一所专门接收“特别孩子”的学校。10年来,不知多少“问题少年”走进这所学校,又带着阳光般笑容回到家庭。这所学校是如何矫治青少年不良行为的?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专程探访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湖北宜昌。11月12日,5时45分。
天空漆黑,雨丝缕缕。
车灯雪亮,直射车前数米外的铁栅栏院门。院门右墙柱竖挂着三块铭牌赫然入目:
——宜昌少年西点阳光学校。
——中共宜昌少年西点阳光学校支部委员会。
——国家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指定德育示范学校。
特别学校
门卫室小屋的灯光亮了。
年过六旬的老李披衣出屋,手执钥匙打开院门大铁锁,拖开沉重院门。
记者走进院内,见学员宿舍楼黑着灯,紧邻门卫室的食堂厨房灯光灿然,年过六旬的厨师长路师傅戴着老花镜在灶上忙碌,灶台上比人高的大蒸屉下白色蒸气冲腾。路师傅在这间厨房里劳碌十年,为数千名学生提供一日三餐。
在互联网上搜索“宜昌少年西点阳光学校”网站,可知宜昌少年西点阳光学校建于2006年,这所民办学校旨在培养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学校教育大纲制订了施行军事化管理和个性化教育训练的详细科目。这所学校于2009年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指定为“全国德育示范学校”。
6时30分,“嘟——嘟——嘟”三声长哨响起,一名值班教员喊了一声“起床”,各宿舍房间里灯亮,人影晃动。记者望见楼上有学生端着脸盆出屋,敞开的宿舍门内有学生蹲在双人床上层叠被子。学校教育训练处处长辛进锋带记者走进宿舍楼。
这幢学生宿舍楼是一幢建造年代久远的老楼,楼廊狭窄、板门木窗,楼道外侧铁栅栏封住,楼道顶部横贯一根粗长的铁丝,上面挂满晾晒的迷彩服、长短内衣。
“今天下雨不出操了,地面湿滑,我们怕学生早操跑步时跌倒。”
辛进锋正说着,记者在二楼楼道里看到几名男学生迎面走来,他们端着脸盆和洗漱用具去盥洗间,两眼迷迷糊糊地说了声“叔叔好”。这时楼下里传来女学员大声报数,有六七名身穿迷彩作训服的女孩子手端脸盆列队站立在楼道里。
记者停步在一间男生宿舍门口,门内有六名学员和一名教员正在穿衣,教员床铺紧邻门旁。辛进锋说,每间宿舍都有一名教员与学员同住,主训教员和生活教员两人负责同一宿舍里的七八名学员,全天候陪伴这些学员完成全部入校课程,直至结业。
走进这间宿舍,记者看见门旁内墙上挂有一个大大的电子钟,屋内倚墙立有6张双人木床,学生起床后将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木床上仅有薄薄褥单,没有枕头。
辛进锋指着楼道里晾着的衣服告诉记者,入校学员按规定自洗内衣、内裤、袜子,洗完澡就要洗内衣,隔些天要洗迷彩作训服、刷鞋子,“学员们冬天也要用凉水手洗衣服”。
特别的你
三楼楼道,五名学员站一横排,面向操场,十一岁的华华(化名)大声领读1080字的《弟子规》,站在队列头一个的是身高一米九零的豪豪(化名)。
“会念、会背、会默写、还要明白全文360句每句的意思讲什么。”辛进锋对记者说,“这是学校对每个学员的要求,你可以随便找个学员问问”。
华华来自北京,满脸稚气,身高不及一米四,却是个让家长、老师头疼的孩子,“我上课故意乱翻书、拍桌子、发噪音,老师把我书包扔出教室,我捡回来再坐到座位上”。
16岁的豪豪坐在记者面前,双手抚膝,坐姿标准,他家在广东,这个戴眼镜的高二男生对记者说,“我爸爸妈妈说带我来旅游,可以锻炼一下,把我骗了,我特气愤”。
乐乐(化名)今年15岁,与奶奶感情笃深,10岁前一直由奶奶带大,与爸妈一起生活之后,觉得他们不喜欢自己,“我爸说来宜昌是给我奶奶看病,把我骗来”。
7时30分,早餐时间。
学员们在宿舍楼门外列队,齐步行进走入食堂,站立在餐厅座位后听口令齐刷刷坐下,端碗拿筷进餐。今天的早饭是肉包子、绿豆稀饭和煮鸡蛋。
记者环顾偌大的餐厅,人人专心用餐,没有交头接耳。餐毕,听口令起立,将各自面前座椅恢复原位摆齐,再转身列队走出食堂。
“不够吃,可以再添,但不准浪费。”辛进锋在记者耳边小声说道。
记者知悉,这所学校专门接收10岁至16岁的“特别”学生。然而,入校学生到底怎样“特别”,听这所学校教员介绍,他们可谓各逞“英豪”:
有人坐在校长办公桌上,用手在校长脑袋顶上摸来摸去;有人将教员放在面前的水杯一把打翻在地;有人满地打滚;有人狂煽父母耳光;有人污言秽语、骂不绝口;有人痛哭不止、揪发狂嚎,更有人咬牙踢踹、扭打撕扯……“这些孩子生活能力差,行为习惯差,冲动莽撞,网吧唤不回,酒吧舞厅唤不回,浑浑噩噩,学业荒废,抽烟喝酒、结帮搭伙,寻衅斗狠”。
宜昌少年西点阳光学校校长陈锋告诉记者,有的孩子一个月不刷牙,有的孩子被网瘾折磨得皮包骨头,有的孩子成天与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有的孩子花钱无度,还有的女孩子早恋迷乱,他们“不好学”“学不好”“不学好”,家长和老师劝告的话一句也听不进。
“来我们这里,约有40%的孩子是被动由家长送来的,有的还是被家长采用强制措施送来的。”陈锋感叹,“单凭这一点,我们就与普通教育、普通学校大不一样。”
特别教育
一册32开本、淡黄封面、146页的《宜昌少年西点阳光学校教育训练大纲》递到记者面前。这是2010年经过第二次修改的文本。这本教育大纲勾勒出这样的教学氛围:
——入校伊始,学生不能随身携带手机、游戏机,不能上网,不允许带零食,早起、早睡、练体能、军训、读书上课、一日三餐均共同遵守既定时间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