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少儿曲艺大赛评话伬唱无人报名 活动难进校园
福州新闻网6月4日讯 6月2日,本报刊登了《省少儿曲艺大赛评话伬唱无人报名,福州国字号艺术面临失传》的报道,引起不小反响。有读者表示,一种艺术门类诞生不容易,丢了很可惜,眼下有关方面要做的是如何让福州评话和伬唱艺术进校园,少儿如果不接触它们,谈何学习和传承?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福州地方传统艺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然而从实际情况看,由于缺少考核机制和鼓励机制,曾经举办评话、伬唱兴趣班的一些学校,现在基本上都停止了这些活动,评话和伬唱进校园只是昙花一现。
乡土教育特色校
大多有名无实
为了加强保护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包括学说福州话在内的乡土文化教育,2008年6月9日,福州市教育局和文化局挑选了福州教院附中、台江实验小学等27所中小学校做试点,让非遗进校园。
2008年,市教育局和文化局组织市曲艺团与台江实验小学,举办了“评话伬唱传习班”签约仪式并现场表演评话、伬唱节目,当时有关部门还给市曲艺团颁发了纪念牌,可惜的是这活动仅开展了一年多,后来市曲艺团与台江实验小学之间就失联了。
记者昨天联系市教育局,得到证实这27所乡土教育特色校还存在。然而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这些年基本上没有开乡土文化教育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说:“现在学校的评判标准大都是升学率,非遗进校园愿望是好的,由于没有相关的考核机制和鼓励机制跟上,在基层基本上得不到重视。领导过问了,我们就抓一抓。现在福州不少学校负责人采取轮岗制,前任校长喜欢乡土文化,后任校长不一定喜欢,领导个性喜好让推广只能是昙花一现。”
评话老艺人
不擅长与学生沟通
福州麦顶小学是所具有80多年的老校,在民俗专家、群众文化馆员李齐枢老人的倡导下,2012年该校开办了“福州评话兴趣班”,向学生介绍福州评话艺术历史、教学生学说评话。李齐枢还专门编写了适合少儿学习的《福州评话少儿培训教材》。
记者昨天联系麦顶小学副校长章旭敏,她说:“这个评话兴趣班坚持了不到两学期就停了,一方面是由于李齐枢老人去世了,另一方面是找不到好的辅导老师。有的评话老艺人表演没问题,可与学生沟通没有经验。现在兴趣班改成了民谣兴趣班,由校内的老师辅导学生唱福州歌和福州传统民谣。”
民俗专家、本报“闽海神州”的老作者林光耀,曾到麦顶小学“福州评话兴趣班”讲过课。他认为评话、伬唱是“虎纠话”的艺术,如果学生不会说福州话,听起来特别费力。有不少好笑的福州话段子,在学生面前包袱炸不开,老师自己都会觉得没有很大的兴趣和动力。
(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顾伟)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伊宁倩】【值班编辑: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