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河沿岸“长”出许多菜地

29.10.2015  20:39

  □ 记者 刘菲菲 石芳 文/图

  随着小溪河流域整治力度的加大,上游的污染源慢慢减少,然而,一些细心的市民发现,小溪河沿岸却冒出许多菜地,甚至还搭起了竹棚,成为城市建设中碍眼的“风景”,也影响了小溪河的防洪。10月27日,记者沿小溪河进行采访。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龙岩五中河段附近,这里的河岸边“绿意盎然”。这里被开垦出一块块的菜地,有些是直接种在沿岸的泥地里,有些是种在一个个的白色泡沫箱里。有市民为了方便种菜甚至支起了竹棚,用木板架起了围栏(如图)。

  沿着小溪河继续往上走,河边的菜地一片接着一片。在溪南五道口附近,记者估算了下,这一整片菜地起码十余畦,与先前看到的成片碧绿不同,这片菜地颇具规模,显然刚播种不久,有不少菜刚冒出芽,稀稀疏疏的。记者试图走近观察,却发现在通往菜地的路上有一道木制栅栏门,用铁丝塑料膜等缠绕着,阻挡了通道。

  在莲庄路附近,记者看到,不仅河边种植蔬菜,就连河道里的滩涂也成了一畦畦菜地。与上游相比较,这段的河面窄了许多,一畦畦菜地,有两三百平方米,上面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河道已然变成了“菜园”,一块一块的菜地紧紧挨着,彼此相连成片,远远望去颇具规模。“田间”有两位阿婆正在打理菜地,只见其中一位阿婆提着水桶从河里装水浇菜。

  “别人都可以在这里种,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当记者询问这位阿婆为何在此种菜时,她的语气并不友善。她说这片菜地属于好几户人家,大家都能种,她也就跟着种点菜自己吃。“现在市场上的菜都有很多农药,又贵,还是自己种的菜吃着安全。”阿婆说完就忙活着给菜浇水去了。

  记者观察到,仅小溪河沿岸从溪南路口至莲庄路段,便有四五处菜地。而同样的情况在龙津河支流的龙门溪、苏溪河、东肖溪河床或河岸存在,河道两边、堤坎上被占,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蔬菜。

  此前,本报曾多次报道了河岸两侧成为私家“菜园”的现象,这些经开垦的菜地像牛皮癣般地贴在河道边,屡禁不止,有碍城市观瞻,影响防洪。其实,城市环境的整洁需要市民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加强自律;而有关部门在加强宣传与引导的同时,也要加大整治力度,出台一些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