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内蒙古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06.08.2020  09:41

  夏日夜晚,鄂尔多斯草原热闹非凡,蒙古族舞蹈欢快灵动,呼麦长调醇厚悠扬,马头琴表演似万马奔腾直冲云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为数百名当地农牧民与游客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怎么看都看不够,盼着他们下次再来。”一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观众意犹未尽。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新时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支持和推广直接为基层老百姓服务的文艺活动”“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牢记总书记嘱托,内蒙古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积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草原文艺轻骑兵——

  为农牧民送去歌声与欢乐

  “乌兰牧骑月——一切为了人民”文艺惠民演出开展一个多月来,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队员们进农村牧场,到社区厂矿,已为农牧民群众送上了十多场演出。44岁的歌唱队员冬吉玛是国家二级演员,依旧活跃在演出一线,一曲女中音独唱《牧人的眷恋》赢得阵阵掌声。

  25年前,冬吉玛加入乌兰牧骑,那时30多名队员为了演出,常常一走就是两三个月,一些队员只得带上孩子一同赶路。“大家走土路、睡木板,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只为给农牧民送去歌声与欢乐。”回忆起往事,她脸上挂满笑容。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充分肯定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乌兰牧骑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总书记的回信令大家备感振奋,更为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冬吉玛说。如今,经费编制、场地设备、人员进出等问题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与保障,队伍年轻化,队员增至80多名,一年演出120多场,当天去当天回,演出数量质量进一步优化。

  “农牧民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更要求我们创新节目、提升技能,创作出更多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好作品。”冬吉玛体会颇深。前不久,队里创作了一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以“网上乌兰牧骑”的形式传播,浏览量逾百万次。

  目前,内蒙古全区共有75支乌兰牧骑、3500多名队员,年均坚持深入农牧区基层活动4个月以上,为各族群众演出100多场,同时开展多种文化服务。

  鄂托克草原上还活跃着一支民间草原文艺轻骑兵,被当地农牧民称为“草原蓝色乐队”。1985年,当地牧民那音太成立了内蒙古第一支由牧民组成的民间乐队。35年来,每逢那达慕、婚庆、宴会等大型集会,他们总会自发为周边乡镇农牧民义务演出。乐队也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51人,年龄上至75岁下至6岁,累计演出1500余场,以蒙古族民歌坐唱形式,演奏四胡、三弦、扬琴、马头琴等,深受当地农牧民喜爱。

  “大家聚在一起感觉特别幸福,每逢演出排练,再远都要赶来。”58岁的那音太说,乐队使牧民间感情更加深厚,乡风民风也大为改善。

  在鄂托克旗,像那音太这样的牧民乐队不少。据统计,全旗现有家庭文化户128家,乐队126支,牧民演员1600多名,年演出达1000余场次。通过自发组织开展文化传承、文体娱乐等活动,有效解决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半径不足的问题,丰富了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让传统技艺焕发新风采

  栩栩如生的蒙古族皮雕画、形态各异的蒙古族毡绣、活灵活现的面塑技艺……在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非遗活态传习展示馆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引来众多游客驻足。

  “目前小镇已有30多位非遗技艺传承人,非遗项目入驻超过80个。”小镇创始人贾宏伟是非遗项目蒙古族皮雕画代表性传承人,他生于汉族皮匠家庭,长于敕勒川大地,熟悉蒙汉两族民俗生活。通过多年学习实践,掌握了蒙古族传统皮雕画技艺,并将蒙汉两族技艺融合,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在贾宏伟看来,非遗技艺必须在传承中创新,“过去的技艺以生活性为主,适应时代更需增强艺术性。”如今,小镇为所有入驻的传承人免费提供工作室,订单研发非遗文创产品,传承保护技艺的同时,盘活非遗产业链,带动周边农牧民共同致富。

  61岁的贾茂田,是金属丝编与面塑两项非遗技艺传承人,除了在小镇展示技艺,他每年都要走进学校、社区等教授技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它们,让祖辈的技艺一代代传下去。”如今,非遗小镇已成为内蒙古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去年接待了7万名中小学生参观体验。

  位于大兴安岭深处的阿尔山市白狼镇,当地人曾利用白桦树皮、松树皮、松塔、苔藓等作原料绘成一幅幅天然画,这就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狼林俗树皮画。

  为了让传统树皮画焕发新风采,当地依托政府支持创办了林俗文化公司,树皮画非遗传承人李艳红被聘为讲师,开办树皮画培训班教授当地贫困户妇女制作技艺。

  “我们将蒙古族文化、林区美景等融合在创作中,让它走进千家万户。”李艳红说,这不仅能使技艺得到传承,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增收。

  近年来,内蒙古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重点对贫困旗县传统工艺类传承人群及从业者进行整建制培训,近5年已培训60余期5000余人次,并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7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8个,促进了民族传统工艺振兴,并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吃上文旅饭  迈向新生活

  碧瓦白墙的中式花园院落中,还坐落着两座白色蒙古包。入房逐一探看,现代式、原始式、农家式等各类风格的房间全有,这是“80后”姑娘郭晨慧在老家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七倾地村设计建造的新式乡村旅游民宿。

  郭晨慧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了10多年,由于想念家乡食材的味道,便尝试将家乡特色农产品在线上销售。

  “起初只想把家乡的绿色食品带给更多人品尝,没想到生意越做越红火。”郭晨慧笑着说。她将家乡的“后旗红”土豆等特色农副产品标准化称重,搭配特色包装设计上线,结果供不应求,去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

  “线上买的人多了,总有人问我,你家乡有啥既能吃到美食、又好玩的地方?”郭晨慧想到气势恢弘的乌兰哈达火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萌发出返乡创业的念头。

  依托火山、草原,郭晨慧如今在家乡经营起乡村民宿旅游。美术设计出身的她将村中的两间院落做了新式改造,并在网络平台推广,去年夏天一开业便被预订一空,“现在我们形成了线上特色产品销售、线下民宿餐饮旅游为一体的良性互动,今年预计全部收入可达1000多万元。

  牧民巴图格西家住伊金霍洛旗布拉格嘎查,同样依托周边景区办起了牧家乐。“20多年前,全嘎查只有五六家小型蒙古包牧家乐,规模小、游客少、收入也很低。”巴图格西说,随着当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政府帮扶,“现在嘎查牧家乐发展到65户,我家的牧家乐也翻新扩大了,年年被评为星级牧家乐。”巴图格西家去年收入达几十万元。嘎查也成立了度假村,人均增收两三万元。

  今年以来,内蒙古积极推动全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越来越浓的文化气息里,大草原正变得越来越美。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