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位美国中小学校长来厦交流 高中是否要寄宿引辩论

15.11.2015  12:47

  39位美国中小学校长在厦门学校整整参观了两天之后,您指望他们说出什么样的“厦门教育之印象”?校园很漂亮、设施很先进?这些都有,不过,有一个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这些由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邀请的美国校长,11月12日开始在厦门学校穿梭,先后走访五缘实验学校、厦门二中、市实验小学、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科技中学和厦门一中。昨天,他们和厦门校长在厦门一中举行座谈会,有美国校长非常诧异地问:为什么厦门那么多高中学校都要求学生寄宿?在我们看来,父母们把这个年龄的孩子送去寄宿,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美国校长解释说,在美国,绝大多数高中都是走读的,早上九点上课,下午四点放学后,回到自己家里。

  在美国人看来,高中的孩子正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出现对未来的迷茫,感情也比较脆弱,这些都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给他们温暖、关心和引导。因此,把这个年龄的孩子推出去寄宿,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更重要的是,美国家长似乎更看重“言传身教”,他们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父母身边,父母之间,以及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之道,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如何对待伴侣,如何和孩子相处,他们必须为孩子做出榜样。

  美国人因此很惊奇地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校建设寄宿高中,越来越多的父母热衷于把孩子送去寄宿,老师和父母们认为,这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与人交往等能力。不过,美国校长说:难道在家里就不能培养这些能力?

  中国高中寄宿制的拥护者们还认为,寄宿也不过只有周一到周五,周末还是回到家里的,而且,他们发现,孩子和父母分别五天后回到家,更亲了!

  美国人可不这样看——短暂的周末,孩子更像是visitor( 客人),而不是family member(家庭成员)。换句话说,这两天相聚,和每天都在一起的家庭生活是不一样,譬如说,由于短暂,父母会努力表现得更好,孩子也是,和平时的状态会有差别。换句话说,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

  美国校长们说,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交锋】

  ●中国老师和父母:高中寄宿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与人交往等能力。

  ●美国校长:这些能力在家里也能培养。高中的孩子正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的阶段,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关心和引导。因此,把这个年龄的孩子推出去寄宿,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中国老师和父母:寄宿后周末回家与父母关系更亲密。

  ●美国校长:周末回家相聚,父母和孩子都会努力把好的状态表现出来,隐藏了问题,这样会让彼此间的情感联结更稀疏。

  (记者 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