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翟小学:建设同步课堂 开展互动教学

13.06.2014  11:44

  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是福建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校、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校。学校大力推广“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多学科整合参与”的科技特色项目,提出“自强素质、筑巢引凤、搭建平台、课题引领、逐步推进、辐射带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不断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打造现代化学校,同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设远程同步课堂与边远山区教学点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互动课堂,辐射优质资源

  同安区地域广阔,城区学校与最边远山区教学点距离近40公里,边远山区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教师配备与城区学校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山区学校课程质量不高,急需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促进全区性的教育均衡发展。

  2013年3月厦门市第一个教育云项目在我校启动,学校获得建设自动录播教室与班班通的机会。 6月5日,同安区教育城域网正式开通,采用我校与农村学校莲花中心小学远程同步课堂的形式来验收城域网“校校通”工程,对于城域网带宽够不够,会不会延时,图像高保真状态好不好,可以有一个直观的检验,这是一种创新性的做法。而后结合录播室建设,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手段将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推送到边远的学校,与同安区最边远的海拔“最高学府”莲花白交祠教学点,联手打造远程同步互动课堂,解决边远地区教学点课程质量不高的问题,以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化。

  2013年12月13日,我校与白交祠教学点二年级5 名孩子,通过千兆网络教育云平台,远程同步同上一堂音乐课。白交祠教学点从此改写了没有音乐课的历史,这让白交祠教学点学生第一次和城区的孩子一样享受音乐盛宴。如今,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从与白交祠拓展到与莲花中心小学,从音乐课拓展到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教学排入课程表,常态化开展“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互动教学。

  同时我们认识到,学生人格、个人修养的养成,成长、沟通交流能力,团结他人的能力,善待他人的品质,需要在群体生活中才能实现。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屏幕上的互动,同样需要更多面对面现场互动。为了增进远程互动教学的亲切感,拉近双方师生之间的距离,全方位提升白交祠教学点的教育教学水平。2013年12月,双方签订共建帮扶协议,我校的德育品牌学生道德银行、红领巾博爱超市在白交祠设立分行与分店。2014年2月,我校邀请白交祠教学点一、二年级11名学生到我校做客,与平时远在屏幕内的阳翟小学学生现场互动、现场上课。

  二、  筑巢引凤,完善硬件

  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思路是“立足实际,超前考虑,做好工作,筑巢引凤”。在实现班班通之前,全校有1间专用电子白板智慧教室,25个班级(全校39个)配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设备有投影仪、29寸CRT电视(液晶电视)、一体机。从2009年起,学校陆续与相关企业建立实验试点或校企合作关系:2009年,成为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试验校,受赠一块电子白板、25台学生笔记本电脑;2011年,成为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实验校,受赠50台英特尔一对一实验项目笔记本电脑;2012年,“TEAMODEL智慧教室”项目实验校,受赠智慧教室“IRS即时反馈系统”1套;2013年成为区电信局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市信息化局和区电信局为学校配备29套班班通设备和自动录播教室1间。如今,数字校园雏形初现,学校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无线网络全覆盖,至2013年12月,学校完成以下硬件建设:(1)自动录播教室;(2)39个教学班及各专用教室实现班班通;(3)建成6间智慧教室,配备IRS即时反馈教学系统6套。

  三、搭建平台,专业引领

  2012年以来,学校充分利用海峡两岸教育文化先行先试的优势,与台湾资讯界(教育信息化)专家形成常态化的两岸交流,承办三次海峡两岸教育专题研讨会和多次的交流互访,与台北市南港国小手拉手,建立起合作伙伴的关系。学校派出教育信息化骨干各自带着任务到全国教育信息化先进地、校进行学习考察,同时接受全国各地到学校参观考察,怀着开放式的心态与同行们共同交流学习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思路。

  学校搭建两个校本研训平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一是学科教学研究平台,长期聘请集美大学小语专家施茂枝教授和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小教室主任、小数专家、特级教师林至元长期入驻学校,参与指导语、数学科的教研,引领教师学科专业成长。二是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平台,2011年11月学校创建“阳翟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俱乐部”实验交流平台,开展教育技术校本研究,内容为“三讲”:讲理念、讲技术、讲课例,每两周利用周六上午进行研讨活动,邀请有专长、外出学习的老师轮流主讲,实现理念与技术同步提升。同时发挥骨干力量的辐射带动作用,将骨干分配到各年段各学科,承担班班通设备应用指导工作。收集整理教师班班通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问题式培训”,整理成班班通设备运用问题库,供教师们平时自己进行白板使用技术的训练,侧重解决教学中的技术问题,引导教师从学习转为产出,产生校本资源。学校于2009年参加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开始有了第一块白板,开始了白板服务教学的研究之旅,逐步形成“一个课题引领,四个项目整体推进”的格局,一个课题即省级课题“交互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四个项目即中国教育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实时评价高效课堂(台湾“TEAM Model”智慧教室)、“远程同步互动课堂”项目、校园植物移动式学习系统。每个项目均有实验团队,其中一个老师整体负责,经常性横向沟通,交流融合,实现项目实验“1+1>2”的效果。

  2013年中央电教馆专家到校指导,帮助学校进行提炼,提出打造两个信息化特色项目:第一,建设实时评价高效课堂(台湾“TEAM Model”智慧教室),“TEAM Model智慧教室”主要运用HiTeach互动教学系统,除了具备互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之外,还可同时使用实物提示机以及IRS实时反馈系统的功能。课堂上人人操纵自己的遥控器,通过现场作答、实时抢答等方式,即时展现结果,作答结果即时生成。通过云端诊断系统,产生各种学习诊断分析图表,形成诊断性报告,延展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师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避免教学跟着感觉走,正如医生凭CT来辅助诊断一样,更好的做到以人为本,一对一因材施教。第二是校园植物移动式学习系统。为了实现环境育人功能,学校通过校园丰富绿化品种、开发“校园植物探究”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网站、建设二维码系统四个阶段,建成校园植物移动式学习系统。如今学生手持移动式学习终端,扫一扫校园植物电子名片上的二维码图标,即可到校本课程网站上进行研究性学习,了解校园植物背后的奥秘,了解植物学名、科属、生长习性等常识,分享植物故事、相关的古诗词、甚至音乐歌曲等。

  通过多方努力,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在全国多媒体大奖赛、NOC比赛、电子白板课例比赛等各种重量级比赛中13人次摘金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