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获得12项国家专利 小厂房化身花园式工厂

13.03.2016  23:58

  他三年获得12项国家专利,他凭借着智慧与创新精神,将一个原来几个人租赁的小厂房发展到如今花园式的工厂,他叫张明文,他深信——

  智造就是生产力

  “前些天,我收到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油桶搬运车’专利证书,这是三年来收到的第12本国家专利证书。”10日,建阳区莒口镇的建阳凤文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明文对笔者说,“我们坚信智慧加汗水等于成功!凤文科技凭借的就是不怕困难、勇敢面对这股精神,才让智造成为生产力的。”

  打开智造之门

  凤文科技原名裕沣化工,成立于2002年,生产经营各种高性能防腐涂料、水性环保漆及内外墙乳胶漆,经过几次搬迁,最终在2007年选址莒口,2009年正式投产,并更名为凤文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的夏天,建阳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到车间检查工作,指出生产车间气味和粉尘超标,如果不改进,将面临停产。

  于是,张明文南下广州,北上山东,找到相关厂家,提出净化、收集粉尘的设想。每台68万元的报价和60千瓦/小时的高用电量,让张明文望而却步。

  于是他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孜孜不倦,不畏艰难地攻克粉尘吸收和净化味道的技术难题。他经常上网购买专业资料,不分白天晚上苦读深研,常熬到凌晨一二点钟才睡觉,每天工作学习十几个小时。经过大量的学习与研究,透彻地掌握了去除粉尘和气味的办法,当年年底就拿出了气味粉尘吸收器制作方案。

  可是好事多磨,他用活性炭、过滤网、海绵和泡沫等材料做成的气味粉尘吸收器,经过试用,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张明文两天两夜不眠不休,拿着数据资料不断研究琢磨……终于,他发现过滤孔有点小,拿卡尺一量,每个孔直径5厘米,和数据资料的8厘米不一致,原来是加工的工人拿错了钻头。

  经过改进,粉尘吸收效果非常好。公司里原来因为害怕污染而打算辞职的工人留下了,环保验收也过关了,大家纷纷对张明文竖起了大拇指。

  点亮智造之光

  尝到智造甜头的他又开始整天在车间里头转悠,摸摸这台机器,敲敲那台机床。2012年,当他看到研磨机温度上升到七八十度时,工人关停了机器,有的忙着加水降温,有的则用电风扇不停地吹,车间里到处污水横流,一片狼藉。他就琢磨着,能不能在工作状态时,直接降温,再对污水进行收集呢?

  说干就干,他又一头钻进了智造的海洋。

  很快,他将冰箱的工作原理和研磨机的降温联系到一起,在研磨机的外面设计了一个布满小孔的铁壳圆筒,另一端连接着一个大大的降温机。当降温机的水温降到二三度时,冰水通过管道,从小孔流到正在工作的研磨机,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研磨机产生的污水收集到管道,在消防池沉淀过滤后,再循环利用。他设计的这台研磨机冷却器可以带动60台研磨机同时工作,保证了工作时间,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打开智造之门后,张明文一发不可收拾。2013年5月,他研制的“树脂桶清洗机”、“漆雾净化机”和“液体物料桶倾斜起升器”获国家专利;9月,他的“圆柱体上漆机”获国家专利;10月,他的“气味粉尘吸收器”获国家专利;12月,“雾化油漆空气净化器”、“固化树脂水溶加热装置”、“油桶专用装卸车”同时获得国家3项专利,这一年,他累计收获了8项国家专利。

  紧接着,在2014年6月,“研磨机冷却器”和“金元宝工艺品”获得国家专利;2015年11月、2016年2月,“水车工艺品”和“油桶搬运车”分别获得国家专利……大家都尊称他为“发明家”。

  其实,只有张明文心里清楚,每一台机器的改进不仅凝聚着无数心血,更是勇于探索的智慧与创新精神的结晶,因为他深信“智造就是生产力”。

  收获智造之果

  在凤文科技生产车间,笔者看到工人正在将一袋袋的滑石粉,倒进搅拌机内,扬起的粉尘,很快就被位于搅拌机上方的形状似漏斗的气味粉尘吸收器吸走。

  “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气味粉尘吸收器,只花费了6万元。”凤文科技董事长、也是张明文的妻子刘秀凤高兴地说,“如果购买气味粉尘吸收器,每台需要68万元,每小时还要耗电60千瓦,不是我们这种小微企业可以承受的。”

  而位于车间墙角的一台长约2米,高仅1.5米的厢式机器,却像八爪鱼似地伸出许多管子,与好几台研磨机相连。

  张明文骄傲地说:“这就是我自制的‘研磨机冷却器’,从购原材料到设计制作完成,只花了5.5万元,却可以带动60台研磨机工作。以每人每台研磨机需要人工降温一小时计算,则可以节省60小时的工效。”

  在车间里,张明文给我们介绍凝聚着自己心血并应用到生产实际的发明创造。

  “冬天到了,树脂容易冻结,有的人采用火烤解冻,一不小心就爆炸,非常危险。于是,我就想办法研制了‘固化树脂水溶加热装置’。将固化树脂放到有自动加温装置的热水中,进行加热溶化,又快又安全。”

  “发现工人倾倒物料桶,又费时又吃力,我就想办法做出了‘液体物料桶倾斜起升器’和‘油桶专用装卸车’”。

  ……

  近三年来,凤文科技发明了环保节能等12项实用型专利,并将专利进行成果转换,应用到生产生活实际中。

  正是张明文的学习型、创新型的智造风采,将凤文科技从最初的注册资本只有70万元,几间租赁的小厂房,一路奋发前进发展成为花园式的工厂,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2015年产量达到2600多吨,产值3800多万元,其中公司研发油性达到食品级的环保筷子和菜板漆领先同行业水平。

  “2015年11月获国家专利的‘水车工艺品’的样品,非常受市场青睐,我们已经做投产的准备工作,这将是我们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转折点。”张明文说。(王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