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警惕四类网络诈骗 陌生“红包”不要领
近日,《春节,这6种微信红包千万别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提醒网友谨慎使用微信红包。近年来,利用电信网络的新型违法犯罪层出不穷,手段翻新。记者从福州警方获悉,2015年4月以来,福州市共破获虚假信息诈骗案件748起,警方共拦截劝阻受害人汇转款777.5万元,冻结各类赃款2133万余元,已封停涉嫌诈骗电话近百个。
春节前后是网络违法犯罪的高发时段。为此,东南网梳理了近年来频发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结合福州警方公布的案例,揭示网络欺诈的作案方式,并提供便利的解决方案,希望能让广大读者安心过年。
A红包诈骗
春节临近,各种社交平台的红包也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了“抢红包”大战,殊不知,红包诈骗也已潜入市民的生活。红包诈骗主要有通过红包链接植入木马病毒和冒名诈骗两种。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圈内的各种关系发放“假红包”,并在“假红包”中植入木马病毒,如果市民们点开红包,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后,账户里的钱就会被不法分子盗走。
民警提醒:市民们不要轻易领取社交圈内不熟悉的人发来的红包,如果遇到要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才能领取的红包一定要谨慎小心,很有可能是假冒红包。对于亲朋好友们索要的红包,一定要再三确认其身份后才可发送。
B扫码诈骗
春节期间,市民们外出游玩,最经常做的莫过于连接免费WiFi和扫各种福利二维码。不法分子就利用市民这一心理,通过搭建免费WiFi诱导市民连接,还有的不法分子把恶意二维码伪装成福利活动,吸引市民们扫码,一旦市民们连接了恶意的WiFi或扫了恶意的二维码,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病毒,通过盗取各类移动支付的用户名、密码和手机验证码等,盗取网银和信用卡。
民警提醒:市民们在公共场所尽量使用自己的移动网络,不要随便连接免费WiFi,看到来源不明的扫二维码送免费礼品等活动也不要随意参与,不要因为贪图小便宜而丢了大钱。
C网购诈骗
春节将至,各大电商开始各种促销活动,吸引市民们在网络上购置年货。近日,有不法分子利用制作的虚假购物钓鱼网站骗市民们在其网站上购物,当市民们下单后,不发分子就称其缺货或支付异常等理由而要给消费者退款,要求消费者在其指定的网址上填写申请退款的用户信息,一旦市民们填写了用户信息后,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不法分子转走。
民警提醒:市民们春节期间购置年货应当选择正规大型的电商平台,通过直接登录其官方网址购买,不要随意点击一些不知来源的网购链接。在购买完产品后,遇到所谓客服人员说的支付失败、信息错误等理由要求进入别的网址填写信息的均要谨慎处理。
D票务诈骗
春节前后,许多市民会通过网上预订火车票或机票回家、出行,网上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此时,不法分子就趁机制作虚假的购票网站或恶意刷票软件,诱导市民们下载并进行购票,甚至用支付失败、信息错误等理由用要求市民们多次购买。市民们购票心切,一旦相信不法分子的网站或软件,不但票没有买到钱也会落入不法分子的口袋。
民警提醒:市民们在网络上购票时,一定要在官方网站或可信度较高的第三方购票机构上购买,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支付失败、要求到指定网站重新填写账户信息等说法,遇到问题一定要询问官方客服人员。
民警支招:
输错5次密码冻结账户
群众若发现上当受骗,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采取以下临时冻结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
1.立即登录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网址,进入个人网上银行界面输入诈骗账号,后重复输错密码(当日5次),可限制诈骗账号的网上银行转账功能。
2.立即拨打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诈骗账号,后重复输错密码(当日5次),可限制诈骗账号的电话银行转账功能。
3.立即到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ATM机上操作,根据提示输入诈骗账号,后重复输错密码(当日5次),可限制诈骗账号的ATM机无卡存取款功能。
4.对于涉案银行卡内资金被“消费”或“POS机消费”等情形,因卡内资金往往是在第二天才交付,可立即拨打银联热线95516进行查询、临时冻结。
(东南网见习记者 林先昌 实习生 黄姝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