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关百日 平潭政策红利正在发酵

24.10.2014  12:51

  封关百日 平潭政策红利正在发酵

  封关后减免税款1.82亿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吸引台商组团来岚

  中国平潭网讯(记者 王光慧)昨日,平潭迎来正式封关运作的第100天。在娘宫二线卡口报关报检大厅内,不时有企业代表前来咨询报关相关事宜。在现场,二线卡口的各项业务运行稳定,客货通关秩序良好。

  记者从平潭海关获悉,当前共备案登记辖区进出口企业327家,其中生产型企业有8家,封关后减免税款1.82亿元,共接受进出口货物申报603票,货值1.86亿美元;出入区车辆共104.2万辆,其中申报通道车辆75辆。

  已量产的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是目前平潭封关运作最大的受益者。封关后,实验区办理的第一笔金额为58119.66元的入区货物退税款,也同样是宸鸿科技购买的产品。其实,作为封关后是第一家受益的企业,早在去年宸鸿科技即提前享受封关的政策红利,在一期项目进口设备时就享受到了免税优惠。

  “我们在平潭可享受进口生产设备免税、基础设施建设物资免税、生产材料保税等,宸鸿科技仅增值税就减免了25138577美元,减少了企业税负压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此外,平潭·台湾免税市场也因封关渐显繁荣。在台湾商品免税市场,当前已有台湾保健品协会、台湾化妆品协会、高雄市农渔会等组团入驻免税市场,台糖、台盐、台啤、GE等台湾知名企业也前来入驻。据平潭海关统计,当前市场的商品种类已达到4100多种,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共进口免税货物383.4万美元,商品销售总额2057.7万元,购物游客累计109280人。

  随着封关后效应的凸显,选择平潭的台资企业越来越多。前三季度,平潭综合实验区新设台资企业127户数,同比增长1.89倍,新增数和2011-2013年三年内新增的台资企业总数持平,占实验区台资企业总数的47.74%,截止到9月底,平潭实有台资企业266户。

  近日,平潭海关还出台了《关于促进平潭开放开发与转型发展的工作意见》,从深化通关制度创新、支持口岸开放、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新兴贸易发展等6方面18项具体措施支持平潭开发建设。在对接企业上,平潭海关将对宸鸿科技等高新产业,建立重点项目服务机制,实行企业协调员制度,还开展预申报、预约工作服务项目,提供及时通畅的进出口通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