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寿山石雕刻爱好者福州共论清卿薄意艺术传承

19.09.2015  22:00

海峡两岸清卿薄意论坛”19日在福建福州召开。李南轩 摄

海峡两岸清卿薄意论坛”19日在福建福州召开。李南轩 摄

  福建新闻网福州9月19日电 (陈丹妮)清卿之后,如何“薄意”?“海峡两岸清卿薄意论坛”19日在福建福州召开。来自两岸的清卿薄意研究学者和收藏家齐聚一堂,解析林清卿薄意艺术成就与风格,探讨当下薄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薄意艺术如何与书画篆刻等艺术融合,进一步弘扬传承寿山石雕刻艺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林清卿(1876-1948),人称“西门清”,是寿山石雕著名的艺术巨匠。时值“西门”派艺术鼎盛时期,林清卿自幼受到薰染,师从陈可应学习“薄意”技艺,年未及冠就名重艺坛。“薄意”一向以“重典雅、工精致、近画理”而著称,是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并且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一代宗师林清卿在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的基础上,熔雕刻、绘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别开生面地开创了薄意艺术的最高境界,由此,薄意也就成为了寿山石雕中独门别类的艺术形式。

  作为寿山石雕刻的一代名师,林清卿的作品近几年为市场所热捧,其雕刻技艺也开始为现代雕刻艺人推崇、学习。“但是现代雕刻工匠对林清卿薄意雕刻的复制还停留在形态方面,并没有学习到他的纹理精髓。”美术评论家、福州市清卿艺术研究院研究院何光锐在论坛上如是说。对此,本次论坛重点探讨了当下薄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探讨薄意艺术如何与书画篆刻等艺术相融合。

  “福州寿山石被誉为国石瑰宝,从四千多年前发展至今,其雕刻技法已经行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让传统的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尊敬,让传统的寿山石雕刻艺术得到发扬光大,这是我们从业者的共同愿望。”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余卫平如是说。

  “我们知道寿山石这几年价格飙涨,但是寿山石界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重石轻工,只重视材质而不在意工艺如何,甚至我们还听说有将现代某位名家雕刻的薄意 磨掉,只为纯净的章碑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难道寿山石的雕刻艺术已经这么没有价值了吗?”台湾“寿石雅集”会长杨永康表示,作为由热爱寿山石且重视寿山石工艺艺术的收藏家们组成的收藏团体,“寿石雅集” 一直倡导欣赏寿山石的工艺之美,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寿山石薄意雕刻之美,也希望后来的雕刻艺术家们能够超越前人。

  当日上午,“清卿世界”――林清卿雕刻艺术展也在福建省集珍艺术馆开展,寿山石薄意雕刻宗师林清卿最具代表性的60件薄意作品集中展出,其中包括一件海外回流林清卿最大薄意作品——994克的田黄重器《幽谷书香图》。展览将一直持续到9月28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