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一个山区小县为何涌现一批道德模范群体

04.06.2014  11:36
  寿宁是福建东北部的一个老区县,人口28万,财力不甚雄厚,但民风淳朴,好人不断涌现,被外界誉为“道德之乡”。徐丽珍拾千万元巨款归还失主、胡玉荣下岗谋生成为“穷人慈善家”、吴陈平冒着生命危险勇救13位村民、夏鹏宁可做亏本生意也不丢“诚信”二字……从2007年首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以来,寿宁连续三届都榜上有名。

  “红土地的人民勤劳勇敢、乐善好施、追求道义。”寿宁县委文明办主任蔡道炳说,这些模范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是在一个人心向善,人人都有责任感的氛围里才能产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蔡道炳介绍,寿宁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明代曾出现过官台山平寇“十三义勇大夫”,至今仍在当地传为佳话。寿宁还是福建著名的老区县,上个世纪30年代是闽浙边临时省委所在地,涌现出革命家范式人等一批优秀儿女,献出生命的烈士有950多人。上个世纪60年代初,13岁的张高谦为保护集体财产献出宝贵生命,被誉为雷锋式的红色少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今,这些英模的先进事迹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引领作用。徐丽珍是首届全国十大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面对着一个价值不菲的大皮包,内装多张存折,其中一张存款金额高达1200万元,她不为所动,积极找寻失主,最后“完璧归赵”。当对方要给她1万元酬金时,她婉言谢绝:“这是一件平常的事,我也丢过包,知道丢包后的心情。

  胡玉荣获得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福建省首届道德模范称号。她人到中年遇坎坷,丈夫患病卧床,自己下岗待业,然而她凭借坚强的毅力开办面食加工厂,撑起了家里一片天。

  最可贵的是,十多年来,她始终不忘帮助贫困学子、孤寡老人和受灾群众,300元、500元、1000元地捐款,至今已有5个贫困学生在她的资助下顺利读完大学,十年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而她每个月收入不到2000元,全家住在一所终年不见阳光的简陋房子里。

  “帮助别人,是我最大的快乐。”胡玉荣说,在别人困难时,帮一把手,自己的人生也会很有价值。

  “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事件频发,我们要以正能量积极引导社会大多数。”蔡道炳说,寿宁县注重宣传教育,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最关键的是,坚持走群众路线,让群众评议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树立起一大批群众身边的鲜活标杆。

  红土地上的乡民们正以尊老恤幼、见义勇为的不平凡举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漫长的38个春秋,范英娇先后赡养5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与温暖,让他们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岁月;当被滚滚洪水包围,30岁的退伍军人、党员吴陈平孤身一人,不惧危险,推着一扇门板数次往返救出多人。

  “爱是会传承的,一个人在困难时经常得到别人帮助,会有感恩的心,也会去帮助别人。”蔡道炳说,正是受一个个道德模范事迹的熏陶,寿宁这方土地才越来越有生命力和人情味。

  寿宁南阳青年义务消防队,22年来不仅义务消防,而且扩大到治安巡逻、抢险救灾,还带动了全县多支农民义务消防队的成立,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了大量好事。

  “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才能使寿宁的道德之树四季常青。”蔡道炳介绍说,他们通过建立先进典型的评选机制,定期奖励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模范之德,行模范之事的行列中来。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苏振芳认为,寿宁县的道德模范精神,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践行这些精神,就需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避免形式主义,同时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大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促进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氛围。(新华社)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