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为我们勾画出2020年农业发展愿景,也指明了“十三五”农业发展方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总要求、主旋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寻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收,其他重要农产品也是丰产丰收、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起到了为稳定物价托底、为稳定就业兜底、为稳定社会保底的作用。但是,各种风险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个“紧箍咒”越来越紧,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越来越重,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阶段性的发展问题,倒逼农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拼生态、拼环境真正转到注重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上来,由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可以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仅事关生产者,也涉及消费者;不仅利在当代,更惠及子孙,既抓住了农业产业发展命脉,也顺应了广大民众对现代农业的期盼。
更加注重优化调整结构,确保产出高效。作为一项产业,农业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保证高效益和竞争力,必须发挥比较优势。要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打造大宗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在粮食生产上,注重提高产能、挖掘潜力,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能在需要粮食的时候保证生产出来。在非粮生产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的通道,形成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在经营方式上,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的附加值。
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渐趋“零容忍”。近年来的个别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证明,产品安全关乎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业的兴衰存亡。要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在生产方面,大力推进畜牧、渔业、水果、蔬菜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在管理方面,不断强化监管,抓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完善监管机构与机制,狠抓执法监管与集中整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更加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确保资源节约。为缓解绷得过紧的资源压力,超额的投入品必须减下来。目前我们生产占世界1/5的粮食使用了占世界1/3的化肥,农药、水资源等的投入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要以控量提效、减量替代为原则,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把化肥、农药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要加快推广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绿色防控、农田节水等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模式,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再生资源化。
更加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确保环境友好。农业作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其产物是绿色生命,其过程也是创造碳汇的过程,本身就具有环境友好的特性。要减少由资源滥用和过度开发而带来的污染“副产品”,一方面,要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做到资源环境上不欠新账,再逐步还历史账,使透支的农业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环境友好的农业形态,加快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步伐,让污染源变成好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